和蘇編修?東明山詩
和蘇編修?東明山詩。明代。宋濂。 東明勝槩實佳哉,圖畫天然八面開。云影入簾紛似絮,巒光染袂綠于苔。學書猶憶臨池寫,采藥曾經帶雨栽。祗為魚龍期變化,致令猿鶴互驚猜。數莖白發雖侵鏡,百鍊丹心不作灰。中使傳宣承顧問,東朝進講每低徊。月移禁掖藏書署,花壓瀛洲視草臺。豈意衰齡沾異渥,因茲勝賞得重陪。丁寧杉桂無奇句,約束溪山屬駿才。倚杖指林尋故跡,賜衣濕雨借新焙。名編遞玩叢如筍,嘉卉當筵粲若杯。松鼠沿窗行且偃,山禽窺客去仍來。但知笑齒時頻啟,何事愁腸日九回。寄語山靈休厭我,看花莫待作詩催。
[明代]:宋濂
東明勝槩實佳哉,圖畫天然八面開。云影入簾紛似絮,巒光染袂綠于苔。
學書猶憶臨池寫,采藥曾經帶雨栽。祗為魚龍期變化,致令猿鶴互驚猜。
數莖白發雖侵鏡,百鍊丹心不作灰。中使傳宣承顧問,東朝進講每低徊。
月移禁掖藏書署,花壓瀛洲視草臺。豈意衰齡沾異渥,因茲勝賞得重陪。
丁寧杉桂無奇句,約束溪山屬駿才。倚杖指林尋故跡,賜衣濕雨借新焙。
名編遞玩叢如筍,嘉卉當筵粲若杯。松鼠沿窗行且偃,山禽窺客去仍來。
但知笑齒時頻啟,何事愁腸日九回。寄語山靈休厭我,看花莫待作詩催。
東明勝槩實佳哉,圖畫天然八面開。雲影入簾紛似絮,巒光染袂綠于苔。
學書猶憶臨池寫,采藥曾經帶雨栽。祗為魚龍期變化,緻令猿鶴互驚猜。
數莖白發雖侵鏡,百鍊丹心不作灰。中使傳宣承顧問,東朝進講每低徊。
月移禁掖藏書署,花壓瀛洲視草臺。豈意衰齡沾異渥,因茲勝賞得重陪。
丁甯杉桂無奇句,約束溪山屬駿才。倚杖指林尋故跡,賜衣濕雨借新焙。
名編遞玩叢如筍,嘉卉當筵粲若杯。松鼠沿窗行且偃,山禽窺客去仍來。
但知笑齒時頻啟,何事愁腸日九回。寄語山靈休厭我,看花莫待作詩催。
唐代·宋濂的簡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漢族,浦江(今浙江浦江縣)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宋濂與高啟、劉基并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東陽馬生序》、《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等。
...〔
? 宋濂的詩(184篇) 〕
宋代:
李正民
遁跡漁鹽遠市朝,回廊落葉響蕭蕭。云迷嶺岫天將雪,草沒汀洲海上潮。
欲寄新詩人杳杳,重尋舊會恨迢迢。暮年更欠劉龔語,門翳蓬蒿轉寂寥。
遁跡漁鹽遠市朝,回廊落葉響蕭蕭。雲迷嶺岫天將雪,草沒汀洲海上潮。
欲寄新詩人杳杳,重尋舊會恨迢迢。暮年更欠劉龔語,門翳蓬蒿轉寂寥。
唐代:
龐蘊
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里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
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裡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
:
趙文漪
離火由來虛在中。萬方多難獨從容。金人十二何勞鑄,偃武修文仗乃翁。
游六藝,列三公。童顏皓首傲爐峰。歲除弟子南荒到,好獻屠蘇酒一盅。
離火由來虛在中。萬方多難獨從容。金人十二何勞鑄,偃武修文仗乃翁。
遊六藝,列三公。童顔皓首傲爐峰。歲除弟子南荒到,好獻屠蘇酒一盅。
:
陳振家
一蝶飛來大似窗,遭逢狹路意倉惶。輕搖兩翅摧黃葉,閑轉雙睛泛綠光。
頓覺腥風奔面頰,倒抽冷氣縮肝腸。歸來疑慮總難析,遮莫逍遙漆吏莊。
一蝶飛來大似窗,遭逢狹路意倉惶。輕搖兩翅摧黃葉,閑轉雙睛泛綠光。
頓覺腥風奔面頰,倒抽冷氣縮肝腸。歸來疑慮總難析,遮莫逍遙漆吏莊。
:
吳壽彭
偏安常是誤南金。士道薄梁陳。詞旨江令浮艷,文章庾信哀深。
海門望極,滔滔逝水,波咽初心。江上數峰籠晚,六朝恨絕遺音。
偏安常是誤南金。士道薄梁陳。詞旨江令浮豔,文章庾信哀深。
海門望極,滔滔逝水,波咽初心。江上數峰籠晚,六朝恨絕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