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湯巖夫
贈湯巖夫。清代。方文。 今人讀書不識字,下筆淆訛十三四。許徐訓詁自分明,爭奈人都不省視。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礱字學天下無。予少竊聞其緒論,雖知梗概心猶粗。中年奉教蕭尺木,尺木篆隸精且熟。每與予言輒終夜,字學稍知其節目。平生結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何期晚遇湯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猶記魯江同作客,頗領微言恨匆迫。別來十載夢魂勞,老去重逢須鬢白。閑時緩步過吾廬,相對惟應話六書。秦漢晉唐體多變,那能貫穿為發攄。當時戴蕭所未悉,今日詢君得其實。我亦著書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清代]:方文
今人讀書不識字,下筆淆訛十三四。許徐訓詁自分明,爭奈人都不省視。
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礱字學天下無。予少竊聞其緒論,雖知梗概心猶粗。
中年奉教蕭尺木,尺木篆隸精且熟。每與予言輒終夜,字學稍知其節目。
平生結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何期晚遇湯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
猶記魯江同作客,頗領微言恨匆迫。別來十載夢魂勞,老去重逢須鬢白。
閑時緩步過吾廬,相對惟應話六書。秦漢晉唐體多變,那能貫穿為發攄。
當時戴蕭所未悉,今日詢君得其實。我亦著書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今人讀書不識字,下筆淆訛十三四。許徐訓詁自分明,爭奈人都不省視。
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礱字學天下無。予少竊聞其緒論,雖知梗概心猶粗。
中年奉教蕭尺木,尺木篆隸精且熟。每與予言輒終夜,字學稍知其節目。
平生結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何期晚遇湯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
猶記魯江同作客,頗領微言恨匆迫。別來十載夢魂勞,老去重逢須鬢白。
閑時緩步過吾廬,相對惟應話六書。秦漢晉唐體多變,那能貫穿為發攄。
當時戴蕭所未悉,今日詢君得其實。我亦著書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唐代·方文的簡介
方文(1612---1669)字爾止,號嵞山,原名孔文,字爾識,明亡后更名一耒,別號淮西山人、明農、忍冬,安徽安慶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區鳳儀里人。方大鉉長子。明末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賣卜、行醫或充塾師為生,與復社、幾社中人交游,以氣節自勵。方文之詩前期學杜,多蒼老之作;后期專學白居易,明白如話,長于敘事,早年與錢澄之齊名,后與方貞觀、方世舉并稱“桐城三詩家”,著有《嵞山集》。
...〔
? 方文的詩(20篇) 〕
唐代:
白居易
晝倦前齋熱,晚愛小池清。映林馀景沒,近水微涼生。
坐把蒲葵扇,閑吟三兩聲。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荷側瀉清露,萍開見游魚。
晝倦前齋熱,晚愛小池清。映林馀景沒,近水微涼生。
坐把蒲葵扇,閑吟三兩聲。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荷側瀉清露,萍開見遊魚。
清代:
王兆升
奉命籌軍國,非關玩物華。新涼猶未至,馀暑正方賒。
鳴騎依殘渡,行旌帶晚霞。無勞呵殿急,恐警野人家。
奉命籌軍國,非關玩物華。新涼猶未至,馀暑正方賒。
鳴騎依殘渡,行旌帶晚霞。無勞呵殿急,恐警野人家。
唐代:
王翰
白云天際閑舒卷,卻似搖搖行子心。云氣有時還變滅,子心無日不登臨。
高林度過含疏雨,遠岫飛回落晚陰。不羨梁公為令子,但存忠孝古猶今。
白雲天際閑舒卷,卻似搖搖行子心。雲氣有時還變滅,子心無日不登臨。
高林度過含疏雨,遠岫飛回落晚陰。不羨梁公為令子,但存忠孝古猶今。
唐代:
馬戴
夕陽逢一雨,夜木洗清陰。露氣竹窗靜,秋光云月深。
煎嘗靈藥味,話及故山心。得意兩不寐,微風生玉琴。
夕陽逢一雨,夜木洗清陰。露氣竹窗靜,秋光雲月深。
煎嘗靈藥味,話及故山心。得意兩不寐,微風生玉琴。
唐代:
全祖望
此間良足樂,思蜀還瞿然。既戀善和書,亦念原氏阡。
以茲幾躊踷,孤負卜居萹。我家舊吟社,近在孤山前。
此間良足樂,思蜀還瞿然。既戀善和書,亦念原氏阡。
以茲幾躊踷,孤負蔔居萹。我家舊吟社,近在孤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