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九日》翻譯及注釋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譯文:在重陽節(jié)這天登高回望故鄉(xiāng),身處他鄉(xiāng),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注釋:九月九日:指重陽節(jié)。望鄉(xiāng)臺: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鄉(xiāng)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臺,眺望家鄉(xiāng),這種臺稱為望鄉(xiāng)臺。他席:別人的酒席。這里指為友人送行的酒席。他鄉(xiāng):異鄉(xiāng)。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譯文: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注釋:南中:南方,這里指四川一帶。那:為何。北地:北方。
王勃簡介
唐代·王勃的簡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 王勃的詩(8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