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最高樓·醉中有索四時歌者為賦》翻譯及注釋

宋代辛棄疾

長安道,投老倦游歸。七十古來稀。藕花雨濕前湖夜,桂枝風(fēng)澹小山時。怎消除?須殢酒,更吟詩。

譯文:從長安告老回家了,在一直呆過了七十年之后;多么的不易呀,七十年,這自古以來都少有!——我倦了,與其閑置,不如歸來。歸來好啊:夏天,看荷花:涼雨過后,池塘的夜多美;秋天,看桂花:淡淡的風(fēng)里,小山也不錯。別問怎么打發(fā)這日子?——喝酒,喝酒;再不,寫寫詩吧。

注釋:投老:垂老,臨老。殢酒:困于酒。殢,沉溺,困倦。

也莫向竹邊孤負雪。也莫向柳邊孤負月。閑過了,總成癡。種花事業(yè)無人問,惜花情緒只天知。笑山中:云出早,鳥歸遲。

譯文:冬天:不要辜負了那竹上的雪;春天,不要辜負了那柳邊的月。過閑的人,總有些癡。種花之事無人問津,與花相對的意味,只有老天明了。好笑的是那山中:云,早早的出去;鳥,遲遲地歸來。——竟是這般的忙碌!

注釋:“惜花”句: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