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總賦山陰十詠》翻譯及注釋

明代王恭

泮林才子多愛山,吏書共往青蘿間。洙泗河汾恣探歷,天根月窟窮躋攀。

振蘢玉樹分嵐嶺,一室寥寥是心境。龍吟絕澗靜琴聲,雁落曾標慧燈影。

石林精舍梵鐘微,垂蘿葉暗桐陰稀。負薪扣角非同調(diào),解聽書聲忘卻歸。

有時散帙煙霞表,澹澹長空際飛鳥。江心潮沒一峰浮,石首云間眾山小。

青幔紅橋酒甕香,江蘺初綠棹歌長。相逢白發(fā)非春事,憶昔金門是夕郎。

傾壺采秀多狂趣,世人那得知其故。赤霄麟鳳佇翱翔,莫忘山陰讀書處。

王恭簡介

唐代·王恭的簡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 ? 王恭的詩(8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