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河堤》翻譯及注釋

清代潘耒

良醫視病人,察脈審其證。悉病所從來,治之藥乃應。

濁河本北流,清淮自南亙。河徒忽奪淮,淮弱而河盛。

一石八斗泥,壅礙入海徑。倒灌淮上流,湖于可涉脛。

埂堰始沖決,淮南受其病。塞決固治標,要須遂其性。

下流無路行,東遏必西迸。瘡平毒未消,堡閉盜猶橫。

旁觀方憂危,當局莫予圣。治河近稱善,吾宗老司空。

河徙時未久,淮流尚爭雄。海口雖停沙,可以水力沖。

淮主河乃客,主壯客不攻。用清以刷濁,當年策誠工。

淮今僅一線,河漲猶難容。淤沙積成土,不浚焉得通?

古方治今病,和緩技亦窮。疏瀹費雖多,尺寸皆有功。

堤成倘蟻漏,金錢擲波中。

潘耒簡介

唐代·潘耒的簡介

潘耒

潘耒(1646~1708)清初學者。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號止止居士,藏書室名遂初堂、大雅堂,吳江(今屬江蘇蘇州)人,潘檉章弟。師事徐枋、顧炎武,博通經史、歷算、音學。清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參與纂修《明史》,主纂《食貨志》,終以浮躁降職。其文頗多論學之作,也能詩。所著有《類音》、《遂初堂詩集》、《文集》、《別集》等。

...〔 ? 潘耒的詩(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