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枯河
過枯河。元代。吳澄。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東陽安樂鎮。雙堤對峙似城墻,中坳一道如壕圳。驅車下坂抵坳行,低平盡處還復登。半坳一門字斗大,濱鹽滄鹽兩分界。不知此是古黃河,且行且顧心疑怪。前詢父老為予言,河北山東此處分。濱隸河南滄隸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來自白馬渡,東過開州城下去。遂入滄河越魯河,入海當年猶此處。自從六七十年來,南趨梁汴會于淮。河患古來兗州極,今日兗州河道塞。憶昔初通禹貢時,道元漁仲遍參稽。萬語千言俱紙上,親見親聞今指掌。振古黃河北道流,漸漸南移天地秋。今徑與淮同入海,北行無用濟河舟。世事古今大奇變,豈但蓬萊更清淺。他年欲續《山海經》,聊述此詩紀聞見。
[元代]:吳澄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東陽安樂鎮。雙堤對峙似城墻,中坳一道如壕圳。
驅車下坂抵坳行,低平盡處還復登。半坳一門字斗大,濱鹽滄鹽兩分界。
不知此是古黃河,且行且顧心疑怪。前詢父老為予言,河北山東此處分。
濱隸河南滄隸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來自白馬渡,東過開州城下去。
遂入滄河越魯河,入海當年猶此處。自從六七十年來,南趨梁汴會于淮。
河患古來兗州極,今日兗州河道塞。憶昔初通禹貢時,道元漁仲遍參稽。
萬語千言俱紙上,親見親聞今指掌。振古黃河北道流,漸漸南移天地秋。
今徑與淮同入海,北行無用濟河舟。世事古今大奇變,豈但蓬萊更清淺。
他年欲續《山海經》,聊述此詩紀聞見。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東陽安樂鎮。雙堤對峙似城牆,中坳一道如壕圳。
驅車下坂抵坳行,低平盡處還複登。半坳一門字鬥大,濱鹽滄鹽兩分界。
不知此是古黃河,且行且顧心疑怪。前詢父老為予言,河北山東此處分。
濱隸河南滄隸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來自白馬渡,東過開州城下去。
遂入滄河越魯河,入海當年猶此處。自從六七十年來,南趨梁汴會于淮。
河患古來兗州極,今日兗州河道塞。憶昔初通禹貢時,道元漁仲遍參稽。
萬語千言俱紙上,親見親聞今指掌。振古黃河北道流,漸漸南移天地秋。
今徑與淮同入海,北行無用濟河舟。世事古今大奇變,豈但蓬萊更清淺。
他年欲續《山海經》,聊述此詩紀聞見。
唐代·吳澄的簡介
吳澄,字幼清,晚字伯清,學者稱草廬先生,撫州崇仁(今江西崇仁縣)人。平生著作有《吳文正集》100卷、《易纂言》10卷、《禮記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書纂言》4卷、《儀禮逸經傳》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經定本》1卷、《道德真經注》4卷等并行于世。吳澄是元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與當世經學大師許衡齊名,并稱為“北許南吳”,以其畢生精力為元朝儒學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 吳澄的詩(99篇) 〕
宋代:
徐鈞
百年家學妙兵機,知彼猶憐己未知。
絕愛奇功成砍樹,何緣衛足不知葵。
百年家學妙兵機,知彼猶憐己未知。
絕愛奇功成砍樹,何緣衛足不知葵。
明代:
梁之屏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
九轉鼎留經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云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
九轉鼎留經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雲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
:
徐兆瑋
海蜃樓臺變幻多,桐華消息易傳訛。斂身艷笑驚釵燕,入骨愁絲縛繭蛾。
鎮日天臺春有主,小風古井水無波。燈窗同聽瀟瀟雨,還想吳音一闋歌。
海蜃樓臺變幻多,桐華消息易傳訛。斂身豔笑驚釵燕,入骨愁絲縛繭蛾。
鎮日天臺春有主,小風古井水無波。燈窗同聽瀟瀟雨,還想吳音一闋歌。
明代:
顧清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兩漢:
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
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云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聖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
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雲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
:
歐大任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云亭。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雲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