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鯨川四重午
水調歌頭·鯨川四重午。元代。王旭。 鯨川四重午,歲月若飄風。詩書萬卷何事,白首課兒童。試把楚詞高詠,更取清尊細酌,醒醉竟誰同。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豐。愧吾身,猶未脫,世塵中。還丹有訣誰悟,回首憶仙翁。我欲乘云歸去,獨與山靈晤語,修道倘成功。笑謝醯雞甕,白日看長空。
[元代]:王旭
鯨川四重午,歲月若飄風。詩書萬卷何事,白首課兒童。試把楚詞高詠,更取清尊細酌,醒醉竟誰同。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豐。愧吾身,猶未脫,世塵中。還丹有訣誰悟,回首憶仙翁。我欲乘云歸去,獨與山靈晤語,修道倘成功。笑謝醯雞甕,白日看長空。
鯨川四重午,歲月若飄風。詩書萬卷何事,白首課兒童。試把楚詞高詠,更取清尊細酌,醒醉竟誰同。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豐。愧吾身,猶未脫,世塵中。還丹有訣誰悟,回首憶仙翁。我欲乘雲(yún)歸去,獨與山靈晤語,修道倘成功。笑謝醯雞甕,白日看長空。
唐代·王旭的簡介
王旭(生卒年不詳,約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東平(今屬山東)人。以文章知名于時,與同郡王構、永年王磐并稱“三王”。早年家貧,靠教書為生。主要活動于至元到大德年間。有《蘭軒集》二十卷,原本已不傳。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王旭詩文若干篇,重編為《蘭軒集》十六卷,其中詩九卷,文七卷。與王構、王磐相比,王旭處境最不好,詩文中往往流露出懷才不遇情緒,《古風三十首》集中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跡見《大明一統(tǒng)志》卷二三、《元詩選·癸集》乙集小傳、《元書》卷五八。
...〔
? 王旭的詩(30篇) 〕
金朝:
李龏
進乏梯媒退又難,近因多難怕長安。相知莫話詩心苦,乞取新詩合掌看。
進乏梯媒退又難,近因多難怕長安。相知莫話詩心苦,乞取新詩合掌看。
宋代:
李復
泉涓涓兮出重出,回抱山麓兮入于蒼淵。
流來孔多兮自溢于林間,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泉涓涓兮出重出,回抱山麓兮入于蒼淵。
流來孔多兮自溢于林間,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元代:
曹伯啟
辭鄉(xiāng)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顏多。
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辭鄉(xiāng)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顔多。
世途千裡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唐代:
杜甫
九農成德業(yè),百祀發(fā)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
九農成德業(yè),百祀發(fā)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