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陸游的詩 > 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

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

[宋代]:陸游

兄去游東閣,才堪直北扉。

莫憂持橐晚,姑記乞身歸。

道義無今古,功名有是非。

臨分出苦語,不敢計從違。

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鑒賞

  此詩作于升之宮學秩滿之時,在紹興二十一、二年間,時陸游居山陰。

  錢仲聯詳注仲高身世,大略云:仲高,陸游從兄陸升之也。紹興十八年(戊辰)進士,其人阿附秦檜,諂事檜黨兩浙轉運使兼臨安知府曹泳。泳為政兇酷,縉紳畏之如鬼蜮。時升之為右通直郎,與右承務郎李孟堅親善。孟堅之父光私撰國史,語涉朝政,或多訕謗褒貶。孟堅以秘事告之,升之發之以告泳,泳檢舉於朝,光故得罪。後檜死,泳被貶竄新州,升之坐為秦黨亦被黜。“臨分出苦語,不敢計從違”一句,深有規勸之意。

  此詩直白無礙,意思不必過多解釋,仲高時往投丞相秦檜門下,故陸游在此詩中予以規儆。“道義無今古,功名有是非”,道義是不分古今的,但凡稍有智識、操守的人都應遵守,然而功名卻很難說了。當逢有道之世,求取功名而不悖于道義,或說功名與道義體現為一致性時,自當努力追取。這正是儒家傳統的積極用世思想。歷數中國古代士人,但凡事業有成者莫不類此,國旺家興,名垂后世,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統統實現。但這樣的世道,泱泱中華、上下五千載也只是鳳毛麟角,因此多是一種理想狀態。而遭逢亂世,帝王昏聵、奸佞當道,功名與道義則體現為對立的關系,這在漫長的中華歷史中則是一種常態。士人往往有兩類選擇:一是舍道義而就功名。陸仲高年輕時正是走了這樣一條路。紹興二十年(1150),陸仲高任諸王宮大小學教授,之后阿附秦檜,以告發秦檜政敵李光作私史事(仲高為李光侄婿),擢大宗正丞。顯然這樣的一種選擇很為時人所不恥,陸游在此詩中也正是勸他不如請求退職。另一種選擇是堅決維護道義,至少是維護心中的道義原則。

陸游簡介

唐代·陸游的簡介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 陸游的詩(8179篇)

猜你喜歡

過霅溪

周南

晴溪帆卷櫓聲柔,兩岸青紅濕未收。欲問三吳清絕處,碧瀾堂下采蓮舟。

詠物二十四首

清代周凱

胎生聞說有鯊魚,多少鯤鮞出尾閭。入腹依然容乳哺,此中空洞定何如。

秋夕過松陵

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

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聲煙靄中。

王晦叔惠聽雨圖次蔡韻奉寄 其一

宋代許及之

拂拭滄波遠接天,摩挲喬木老生煙。題詩作畫人何在,萬古蓬窗一覺眠。

欲為海幢化四金剛 其一

明代釋今無

愿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

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甲子請告絕句十二首中多綴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一

明代林熙春

為賦初衣愧不才,寧云幾動見幾回。起家忠諫勞天語,一字千金換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