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商隱的詩 > 贈劉司戶蕡

贈劉司戶蕡

[唐代]:李商隱

江風(fēng)揚浪動云根,重碇危檣白日昏。

已斷燕鴻初起勢,更驚騷客后歸魂。

漢廷急詔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萬里相逢歡復(fù)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贈劉司戶蕡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風(fēng)卷起驚濤駭浪,拍擊著兩岸懸崖峭壁,危舟飄蕩,桅桿搖晃滿天布滿重重烏云。已經(jīng)象北國的鴻燕,剛想起飛就被摧抑,又象悲憤的騷客,遠眨天涯難歸驚魂。

哪里會有漢廷的急詔,把你提前召回,只能象接輿那樣,佯狂楚路高歌抒情。萬里他鄉(xiāng)與你相逢,既喜悅又悲傷,恨只恨鳳凰巢在僻野,遙遙遠隔九重門。

注釋

蕡(fén):劉蕡,字去華,幽州昌平(今河北昌平)人。寶歷二年(826)進士。

云根:指江邊的山石。

碇(dìng):系船的石墩;危檣:即危船。此句意為由于江風(fēng)所致,山石搖動,江船危系于石上,景色也是天昏地暗。

燕鴻:即鴻雁,比喻劉蕢有萬里騰飛之志,且又澄清高潔。但是不幸的是他剛剛展翅,就被狂風(fēng)摧折了。

更驚:意謂江風(fēng)蔽日的景象驚動了劉蕢遲遲不歸的魂靈;騷客:指劉蕢;后歸:遲歸。劉蕢被貶長達七年之久,所以言此。

漢廷急詔:指漢代朝廷曾急詔征回者。

楚路高歌:以屈原比劉蕢,屈原放逐,乃賦《離騷》,所以為“楚路高歌”。高歌,形容詩情悲壯;翻:以舊曲制作新詞。

萬里相逢歡復(fù)泣:指兩人在遠離京城的地方重逢。

鳳巢:比喻賢臣在朝。傳說黃帝時,鳳凰息于東園,或巢于阿閣;西隔:當(dāng)時詩人在荊楚之地,長安位于荊楚西北,所以謂西隔。此句意謂賢者皆被放逐遠離朝廷;九重門: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參考資料:

1、李淼.《李商隱詩三百首譯賞》 :長春出版社,1990.12:48-49

2、(唐)李商隱.《李商隱詩選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06 :5-6

贈劉司戶蕡創(chuàng)作背景

  《贈劉司戶蕡》作于大中二年(848)。大和二年(828),第試賢良方正,劉蕡論及宦官擅權(quán)誤國,被貶為柳州(今廣西柳州)司戶參軍。約在大中二年初春,劉蕡自貶所放還途中,與李商隱在黃陵(今湖南湘陰)相遇。李商隱滿懷對友人的同情和對宦官的痛恨,寫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呂進.《愛我中華詩歌鑒賞·古代一分冊》 :重慶大學(xué)出版社,1993.12 :438頁

贈劉司戶蕡鑒賞

  詩一開頭即顯雄偉氣魄,境界開闊。“江風(fēng)揚浪動云根,重碇危檣白日昏”描繪的既是兩人相逢之地風(fēng)浪蔽天、日昏舟危的景象,更滲透著詩人對時代政治環(huán)境的深切感受。江風(fēng)浩浩,濁浪奔騰,看似“云根”一般的岸邊山石和系船石墩受到浪花一陣陣的沖擊,船上的高高桅桿,在江風(fēng)中搖搖晃晃,顯得景色分外慘淡。濁浪、危舟、昏天的景象正是晚唐動蕩險惡的局勢的象征。

  接下來的兩聯(lián)把表現(xiàn)劉蕢的坎坷遭遇和抒發(fā)對劉蕢的深切同情緊密結(jié)合起來,“已斷”句將劉蕢比作有萬里翱翔之志的北國鴻雁,剛剛振翅就被狂風(fēng)摧折,以此喻指劉蕢剛要在政治上奮飛高舉即遭惡勢力摧抑和扼殺的遭際。“更驚”句把劉蕢比作受讒而被流放的屈原,因為遭受誣陷,遠貶南荒,難歸鄉(xiāng)土。前一個“已”字,后一個“更”字,緊湊有力地把劉蕢以“對策”觸怒小人和后來橫遭貶謫——其生平遭際中的兩件大事——聯(lián)結(jié)起來。而且通過沉痛憤慨的筆調(diào),表現(xiàn)出詩人對劉羨之不平遭遇的扼腕嘆息。頸聯(lián)又借用歷史人物進一步抒寫對劉蕢的敬仰和同情。賈誼被貶三年,終于被漢文帝召回長安,拜為梁懷王太傅,可是同賈誼一樣有抱負有才華的劉蕢卻沒能有被急詔征回的命運。接輿不滿現(xiàn)實,曾編成歌詞,嬉笑怒罵地批判當(dāng)世,劉蕢也像接輿一樣,批評朝廷,寫出了一篇在當(dāng)時士人和朝官中引起強烈反響的“對策”。“誰先入”是對劉蕢“不得入”的同情和不平;“高歌”是劉蕢欲力抗王朝危亡而大聲疾呼的勇敢選擇,這一句飽含著詩人對他的不畏險惡、追求高潔情操的贊賞和敬仰。

  尾聯(lián)上句“萬里相逢歡復(fù)泣”是對友人相逢時悲喜交集的復(fù)雜心態(tài)的寫照。兩位摯友在遠離家鄉(xiāng)、遠離帝京的地方不期而遇,其興奮和喜悅之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這又是兩個同具匡世濟國之心和憂時憤世之感的文人朋友,他們的這次重逢,恰恰同在他們患難之時:一個是因罪被貶;一個是因為受到腐朽勢力的長期排擠而萬里投荒,大體相同的坎坷命運和對國運的憂切,又使他們不得不泣。“歡”不過是知音意外相逢時那一剎那間的快事,“泣”則是長期郁結(jié)于胸中的悲憤情懷的抒發(fā)。這其中,既有對個人命運的嗟嘆,更多的是為國運難扶的悲泣,這一點在末句中的“鳳巢西隔九重門”中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很顯豁了。“鳳巢”是賢者的象征,鳳巢被拒之九重門之外,其濟國匡世之才志備受排擠,不為君王所接納反而流貶遠地,朝中奸臣當(dāng)?shù)溃醣幻杀我暵牐胺癫幻鳎硖仆醭纭爸仨治{白日昏”般岌岌可危。

  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學(xué)杜甫的一個卓越的殿軍。他的這首贈友之作能夠?qū)ε笥训耐椤ν碌膽n慮和對宦官黑暗勢力的憤恨很好地融為一體,在深沉凝重之中飽含哀愴憤激,其風(fēng)格深厚蘊藉,酷似杜詩而又有詩人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和表現(xiàn)手法。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猜你喜歡

題竇晼畫晼 其二

陳廷敬

春蚓秋蛇蠆尾鉤,家雞野鶩豈同儔。祇應(yīng)落墨驚紈扇,畫作桓家烏牸牛。

招審知步月

宋代趙蕃

三年不對溪南月,況用哦詩向君說。

前山落雨此地雷,我自生涼人厭熱。

擬庾子山詠畫屏風(fēng)詩 其七

清代張鶴齡

窈窕排丹闥,回翔出鈿車。春旗拂岸柳,輕吹落山花。

似出齊遄室,將宴楚章華。夷庚休畏險,峻坂隔褒斜。

次韻答龔澤卿

宋代陳造

君如綠耳抹流沙,躞蹀追風(fēng)不待撾。

綴葺曾童楚山竹,燕游行插曲江花。

惜春長句

宋代葛紹體

去年花開春日和,行嗅香蕊攀柔柯。

今年花開煙雨愁,坐見落英填污溝。

山游懷古

唐代陳元光

迅烈驅(qū)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