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小雅·裳裳者華

小雅·裳裳者華

[兩漢]:佚名

裳裳者華,其葉湑兮。我覯之子,我心寫兮。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

裳裳者華,蕓其黃矣。我覯之子,維其有章矣。維其有章矣,是以有慶矣。

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乘其四駱,六轡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維其有之,是以似之。

小雅·裳裳者華譯文及注釋

譯文

鮮花盛開多輝煌,葉子茂盛綠蒼蒼。遇見這位賢君子,我的心情真舒暢。我的心情真舒暢,因有美譽大家享。

鮮花盛開多輝煌,怒放黃花多鮮亮。遇見這位賢君子,才華橫溢有教養。才華橫溢有教養,因此喜慶事兒降。

鮮花盛開多輝煌,有的白色有的黃。遇見這位賢君子,駕著四馬氣昂揚。駕著四馬氣昂揚,六根韁繩閃著光。

左邊有人來輔佐,君子應付很適宜。右邊有人來相佑,君子發揮有余地。只因君子有其長,所以祖業能承繼。

注釋

裳(cháng)裳:“堂堂”之假借,花鮮明美盛的樣子。華(huā):花。

湑(xǔ):葉子茂盛的樣子。

覯(gòu):遇見。之子:此人。

寫:通“瀉”,心情舒暢?!睹珎鳌罚骸拜攲懫湫囊??!笔钦f心中話都傾吐出來,憂愁消除,心情舒暢。

是以:因此。譽處:指君臣處于美好的聲譽之中?!犊资琛罚骸熬枷嗟?,是以有聲譽之美而處之兮?!币徽f“譽”通“豫”,安樂。

蕓其:即“蕓蕓”,花色彩濃艷的樣子。

章:文章,指其人有教養,有才華。一說為“紋章”,服飾文采。

駱:黑鬃黑尾的白馬。

六轡(pèi):六條韁繩。沃若:光滑柔軟的樣子。

左:和下文的“右”,指左右輔弼,君子的幫手。

君子:指前所言“之子”。一說指古之明王。宜:安定。

有:取。意為取用他們。

似:當為“嗣”之假借,繼承。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519-521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469-471

小雅·裳裳者華創作背景

  歷代學者大多認為這是周王贊美諸侯的詩歌。《毛詩序》以為“刺幽王也。古之仕者世祿,小人在位,則讒諂并進,棄賢者之類,絕功臣之世焉”。朱熹《詩集傳》以為此系天子稱贊諸侯之辭。魏源《詩古微》以為此詩為“朝于東都所作”。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519-521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469-471

小雅·裳裳者華鑒賞

  全詩共四章,每章六句。詩前三章是結構相似的重調,每章的前兩句寫花起興,從“其葉湑兮”到“蕓其黃矣”再到“或黃或白”,將花繁葉茂的盛景充分地表露出來,也由此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心中的無比歡娛。

  在首章,詩人并沒有詳寫“我”所遇的“之子”的具體模樣,而只寫了自己的主觀心理感受“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心中煩憂盡瀉,充滿歡樂。為了說明“之子”使得“我”如此歡悅的原因,此詩第二章給“之子”一個特寫鏡頭,這個鏡頭沒有對準他的面部,也沒有對準他的眼睛,而是對準其服飾:“維其有章矣?!边@樣的敘述中滲透著贊美之情,因為服飾之美在先秦時期是身份和地位的外在表現。至此,詩人仍覺不足,又將目光轉向全景,在第三章寫“之子”的車馬之盛,“乘其四駱,六轡沃若”,十足風光,十分氣派。如此一層一層推進,在形象的跳躍式敘述中顯示出歡快的激情。

  詩若就此打住,便顯得情感過于淺直,而且缺少了雅詩中應有的那份平和與理性,于是詩第四章從節奏和用韻兩方面都變得舒緩起來,“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從左右兩方面寫君子無所不宜的品性和才能,有了這方面的歌唱,使得前面三章的贊美有了理性依據?!熬S其有之,是以似之”,兩句總括全篇,贊美君子表里如一、德容兼美的風貌,以平和安詳作結。

  整首詩以花起興,贊頌人物之美,節奏變化有致,結構收束得當,讀來興味盎然,且無阿諛之感,確是一首輕松歡快又不失穩當的雅詩。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江上

清代吳定

佳人有所思,整帶吹參差。楊柳煙波處,桃花風日時。

帆檣暮不息,江漢逝如斯。明月有圓缺,清光終不移。

到白水有感

宋代陳著

吾氣已衰颯,茲行增慘凄。

近山云易雨,積水路如溪。

挽四世伯祖忠襄公詩

明代毛可珍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雪中賞紅梅奉次涯翁先生時邃翁攜酒共飲懷麓堂二首 其二

明代邵寶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

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

次韻和韓子華內翰於李右丞家移紅薇子種學士

宋代梅堯臣

紅薇花樹小扶疏,春種秋芳賞愛余。

丞相舊園移帶土,侍臣清署看臨除。

九日三首 其二

宋代張嵲

登高未用懷郪縣,少異誰能識孟嘉。歲歲青樽常有酒,年年黃菊未逢花。

分將默坐更搜句,肯以銜杯當飲茶。且莫憑欄傷極目,人間秋日易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