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魚藻

魚藻

[兩漢]:佚名

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

魚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

魚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魚藻譯文及注釋

譯文

魚在哪兒在水藻,肥肥大大頭兒擺。王在哪兒在京鎬,歡飲美酒真自在。

魚在哪兒在水藻,悠悠長長尾巴搖。王在哪兒在京鎬,歡飲美酒真逍遙。

魚在哪兒在水藻,貼著蒲草多安詳。王在哪兒在京鎬,所居安樂好地方。

注釋

頒(fén):頭大的樣子。

鎬:西周都城,在今陜西西安。

豈(kǎi)樂:歡樂。

莘(申):尾巴長的樣子。

蒲:多年生草本植物,葉長而尖,多長在河灘上。

那(nuó):安閑的樣子。

魚藻鑒賞

  這是一首贊美君賢民樂的詩歌。《毛詩序》以為“刺幽王也。言萬物失其性,王居鎬京,將不能以自樂,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是以用為意,于詩文本無稽。

  誦讀詩文,樸實中寓新奇,無論是語言技巧還是結(jié)構(gòu)方式甚或是總體風(fēng)格都與民謠相近,陳子展以為“全篇以問答為之,自問自答,口講指畫,頗似民謠風(fēng)格”(《詩經(jīng)直解》),可謂貼切之論。以此反觀詩原文,那種根植于民間的新鮮活潑和搖曳多姿的詩風(fēng)在雅詩中獨顯風(fēng)韻。

  全詩共分三章,每章四句。每章前兩句以“魚在在藻”起興,出語奇崛。一句四字而“在”字兩見,頗具特點,對它的理解是正確詮釋全詩的關(guān)鍵。若以冬烘之論視之,以為是湊足音節(jié)之舉,不但在用法上顯得笨拙,而且不合《詩經(jīng)》語體。吳闿生《詩義會通》將“魚在在藻”釋為“魚何在,在乎藻”,這樣兩個“在”字實為自問自答,全詩節(jié)奏以此為基調(diào),歡快跳躍,收放有致。三章中每章第二句對魚的形態(tài)描寫,酷似現(xiàn)代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依于其蒲”則是魚在藻中搖頭擺尾,得其所需的全景式展示。三章并提,由特寫至全景,構(gòu)成了一組極具情節(jié)性和象征意味的魚藻情趣圖。而詩的每章后兩句則是寫王,“王在在鎬”、“飲酒樂豈”,形式上只是語序顛倒,實則暗含活動順序和因果。春秋時代,酒是富足后的奢侈品,因而也是歡樂的象征。若無“豈樂”的心緒則不會去“飲酒”。而在酒過三巡之后,那歡樂的氣氛在酒香彌漫中顯得更為濃烈。宴飲之景、歡樂之情躍然紙上。第三章的“有那其居”既是對大王居所的無限贊嘆,也是對前兩章因果關(guān)系上的照應(yīng)。從視覺效果上看,也正是點和面、局部和全景的關(guān)系,與觀魚的空間轉(zhuǎn)換一致,這樣整首詩比興和鋪排和諧無間,渾然一體。

  通觀全詩,“魚”和“王”,“藻”和“鎬”在意象和結(jié)構(gòu)上嚴(yán)格對應(yīng),起興之意昭然。但若止于此,則了無新意。先賢以為此詩“以在藻依蒲為魚之得所,興武王之時民亦得所”(鄭箋)。雖然武王之說無以確證,但此說為讀者揭示了魚藻的另一層映射關(guān)系。詩人歌詠魚得其所之樂,實則借喻百姓安居樂業(yè)的和諧氣氛。正是有了這一層借喻關(guān)系,全詩在歡快熱烈的語言中充分展現(xiàn)了君民同樂的主題。因此,從形式和內(nèi)容結(jié)合的完美程度來考察,這首詩在雅詩中是較優(yōu)秀之作。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西溪夜泛 其一

明代孫傳庭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游仙漫問武陵溪。

澗泉響逐歌聲遠(yuǎn),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余潦倒有新題。

宋代釋善直

諸佛不曾出世,人人鼻孔遼天。祖師不曾西來,個個壁立千仞。

詠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代張立

四十里城花發(fā)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fēng)七月詩。

詠懷舊隱十五首 其三

元代吳當(dāng)

憶昔升堂日,諸生授簡時。遺經(jīng)周禮樂,野服漢威儀。

一自趨丹鳳,微班侍玉螭。風(fēng)塵驚歲闊,猿鶴怨歸遲。

送用和劉推官入京班改

宋代林希逸

幕畫如兄有異才,嶺南聲價動諸臺。登龍尾道呼班去,為鱷魚州守印來。

定有賞音相料理,何妨進(jìn)卷小徘徊。遙知得意行吟處,傍柳堤看菡萏開。

暮秋感懷

明代于謙

重陽節(jié)后北風(fēng)多,景物蕭條可奈何。葉帶寒聲風(fēng)外落,雁隨霜信月中過。

愁來萬事紛如結(jié),老去孤忠耿不磨。偷得浮生片時暇,憑闌搔首且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