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鴇羽

鴇羽

[兩漢]:佚名

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

肅肅鴇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肅肅鴇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鴇羽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大鴇撲棱棱地振動著翅膀,成群棲息在叢生的柞樹上。王侯家的徭役無止又無休,我不能回家耕種五谷雜糧。我可憐的父母靠什么養活?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爺在上,我何時才能返回我的家鄉?

大鴇撲棱棱地扇動著翅膀,成群落在叢生的酸棗樹上。王侯家的徭役無休亦無止,我不能回家耕種五谷雜糧??蓱z的父母有什么吃的?。靠赏豢杉暗睦咸鞝斣谏?,什么時候我才能不再奔忙?

大鴇撲棱棱地飛動著翅膀,成群棲息在叢生的桑樹上。王侯家的徭役從來沒有頭,我不能回家耕種稻谷高粱??蓱z的父母吃什么活著?。靠赏豢杉暗睦咸鞝斣谏?,苦命的日子何時恢復正常?

注釋

鴇(bǎo):鳥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區,性不善棲木。

肅肅:鳥翅扇動的響聲。

苞栩:叢密的柞樹。苞,草木叢生;栩,櫟樹,一名柞樹。

靡:無,沒有。盬(gǔ):休止。

蓺(yì):種植。稷:高粱。黍:黍子,黃米。

怙(hù):依靠,憑恃。

曷(hé):何。所:住所。

棘:酸棗樹,落葉灌木。

極:終了,盡頭。

行:行列。一說鴇腿;一說翅根,引申為鳥翅。

嘗:吃。

常:正常。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31-233

2、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34-236

鴇羽創作背景

  關于這首詩的主題背景,古今各家認識比較一致,都以為是晉國政治黑暗,沒完沒了的徭役使農民終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無法安居樂業,贍養父母妻子,因而發出呼天怨地的聲音,強烈抗議統治者的深重壓迫。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31-233

2、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34-236

鴇羽鑒賞

  這是一首描述徭役沉重、民不聊生之苦的詩歌。全詩三章首句均以大鴇這種鳥本不會在樹上棲息,卻反常地棲息在樹上來比喻成群的農民反常的生活——長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務農養家糊口,其苦情可見一斑。因為鴇鳥是屬于雁類的飛禽,其爪間有蹼而無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澤草地,不能抓握枝條在樹上棲息。而今鴇鳥居然飛集在樹上,猶如讓農民拋棄務農的本業常年從事徭役而無法過正常的生活。這是一種隱喻的手法,正是詩人獨具匠心之處。王室的差事沒完沒了,回家的日子遙遙無期,大量的田地荒蕪失種。老弱婦孺餓死溝壑,這正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戰亂頻仍的現實反映,所以詩人以極其怨憤的口吻對統治者提出強烈的抗議與控訴,甚至呼天搶地,表現出人民心中正燃燒著熊熊的怒火,隨時隨地都會像熾烈的巖漿沖破地殼的裂縫噴涌而出,掀翻統治階級的寶座。

  全詩三章語言大同小異,這是民間歌謠的共同點。至于三章分別舉出栩、棘、桑三種樹木,則純粹是信手拈來,便于押韻,別無其他深意。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讀元史三首 其三

清代顧嗣立

文章開魯姚,元氣尚團結。萬歷置奎章,作者首虞揭。

金華接踵興,儒林推四杰。為學務根柢,行文凈冰雪。

繞佛閣 其二 東堂月夜,疊前韻

清代樊增祥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來共鷗語。茶夢圓否。欲圓又破,梁間燕兒絮。

小園一畝。梧竹影里,窺見河鼓。風葉掀舞。小荷墮粉,徘徊不能去。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

宋代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老犍坡

清代沈溎

山徑崔嵬不易行,扶搖直上午風輕。鞏關西望河千里,一抹煙云絕頂生。

元章贈蘭

宋代王十朋

英英道山友,贈我深林芳。入室與俱化,同心如此香。

紉之可為佩,不采庸何傷。三復韓子操,援琴鼓揚揚。

瑞鶴仙 梨花

近現代黃綺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