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六幺令·天中節(jié)

六幺令·天中節(jié)

[宋代]:蘇軾

虎符纏臂,佳節(jié)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

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

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六幺令·天中節(jié)鑒賞

  全詞藝術(shù)特色,至少有六點值得推介:

  一是詠今嘆古,在上片極力渲染當(dāng)下“端午”諸種盛況,卻重在下片“感懷”,“借古”而“啟今”也。

  二是動靜結(jié)合,“纏臂”、“紙鳶舞”、“香飄”、“對酒”、“爭渡”、“吶喊”、“憑吊”、“誦君賦”、“吞楚”、“垂涕”、“對泣”等是為“動”,“虎符”、“粽葉”、“艾蒲”、“青翠”、“新亭”、“陵陽”等是為“靜”;動與靜自然轉(zhuǎn)合,在“動”與“靜”的變化之中,歷史的車輪已經(jīng)走過千年。

  三是明暗結(jié)合,明寫屈原,直接抨擊楚王“昏庸”,暗諷時政,鋒芒指北宋王朝,將蘇軾自己的愛恨情仇寓于其間,卻不露痕跡。

  四是虛實相間,敘說眼前慶祝端午諸景,是“實”;感懷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為“虛”;“虛”寫屈原,實及自己,慨古人之憂,發(fā)今人之嘆。

  五是前呼后應(yīng),前有“辟邪”之“虎符纏臂”、“艾蒲青翠”,后有“懷王昏聵”、“新亭對泣”;似乎舊惡未去,新惡難除。前有“香飄十里”,后有“湘累已逝”;前有“誦君賦”,后應(yīng)“斷腸句”。

  六是詞中有景,景色如畫,畫里“有話”。且看上片,一幅幅生動的民俗風(fēng)景畫,撲面而來:童之臂、門之艾、菖蒲之劍、風(fēng)箏漫舞、對酒當(dāng)歌、龍舟競發(fā)、誦君之賦,哪個不是美輪美奐的圖畫?再看下片,懷王之昏、秦之吞楚、異客垂涕、新亭對泣、汨羅江渚,哪一個不是再現(xiàn)歷史的滄桑?這些詞中之境,如詩如畫,一唱三嘆,色香味俱全,豈非神來之筆?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施明經(jīng)其熊招飲即席有贈

清代姚燮

愁聽殘蟀語荒菅,添爇明燈照酒顏。共苦干戈催白發(fā),幾勞風(fēng)雨夢青山。

挽衣似喜吾身在,話舊難為此夕閒。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

挽吏部鄭侍郎

明代陳璉

職亞天官譽四馳,一朝捐館實堪悲。銓衡任重持公論,經(jīng)濟(jì)才高受主知。

玉瘞青山仙去遠(yuǎn),月明華表鶴歸遲。平生功業(yè)誰能紀(jì),墓石新刊太史辭。

自題畫梅

金鑒才

野梅如雪綴寒條,夢斷孤山月已凋。錦色千重應(yīng)物累,春愁一點許君消。

貪泉穿石真迷眼,細(xì)柳經(jīng)風(fēng)竟折腰。不覺只今林下客,青氈自擁話前朝。

入施州雜詠六首 其一

明代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古詩十四首 其二

元代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fù)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dāng)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fēng)人致。

到香港

清代黃遵憲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