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商隱的詩 > 荊門西下

荊門西下

[唐代]:李商隱

一夕南風一葉危,荊云回望夏云時。

人生豈得輕離別,天意何曾忌險巇。

骨肉書題安絕徼,蕙蘭蹊徑失佳期。

洞庭湖闊蛟龍惡,卻羨楊朱泣路岐。

荊門西下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上風浪甚險,由江陵向西,江水曲折北流,夜間南風大作,舟行甚速。自荊門回望荊州,已是夏云重裹,清楚難辨。

人在半世生涯里,千萬不可輕視離別,因為盡管我們不愿分離,老天何曾給予成全呢。

家里人寫信來囑咐我要安心在邊塞供職,不要惦記。可是我怎能不想到,那掛滿蕙蘭的家園小徑上,再難有共度美好時光的快樂了。

船向東行,前面就是遼闊的洞庭湖了。想到那兒必定是波濤洶涌,湖闊水深,蛟龍惡行,由此倒羨慕楊朱為歧路而悲了。

注釋

荊門:州名,楚地,漢為南郡地。唐貞元置縣,屬江陵府。

一葉:一葉扁舟。

夏云:夏口之云。

險巇(xī):危險。

絕徼(jiào):絕域,極遠之邊塞。

蛟龍:古代傳說藏在深水中的動物,能發洪水,興風作浪。

楊朱泣路岐:意為對楊朱處在陸地多遇岐路表示羨慕,語外寄托詩人自己的身世之感。

參考資料:

1、鄭在瀛編著,李商隱詩全集 匯編今注簡釋,崇文書局,2011.12,第284頁

2、宜都市黨史地方志辦公室編.宜都藝文志·詩詞 宜都古今詩詞選:宜都市鑫穎印刷廠,2000.12:第33頁

3、宋緒連 初旭編.三李詩鑒賞辭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第985-986頁

荊門西下創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唐宣宗即位,史稱會昌之政。這導致李德裕以太子少保司東都,李黨之人大多被貶逐。給事中鄭亞外調為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觀察使,詩人被辟入幕掌書記。詩人耳聞目睹,看到會昌舊臣逐一遭貶,憤憤不平,在隨鄭亞赴任途中又遇險境,深有感觸,寫下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宋緒連 初旭編.三李詩鑒賞辭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第985-986頁

荊門西下鑒賞

  首聯“一夕南風一葉危,荊門回望夏云時。”開篇就設置了一種氣氛。這里的“一葉”、“一夕”,音韻和諧,給讀者以“一”的具象,卻說的是整夜不停的江風,整船不休止的擔憂和困頓。在洶涌的江波中,人有一種向往安定的心情,此時船行前面不知有何兇險。在旅途的愁緒里,詩人翹首回望,已辨認不清荊州了。回首舊地,最是悵然。這江中的回望,引出了下面無盡的感慨和想象。

  頷聯詩人用了個倒句,即把結論提到前面,把前提放在后面,使句意曲折有力,富于深度。可謂“情深意遠,玉溪所獨”。

  頸聯“骨肉書題安絕徽,蕙蘭蹊徑失佳朝。”在顛簸的小舟上,詩人回首舊地,感嘆人生,天意難料,自然億起自己溫暖的家庭。這兩句緊扣上兩句“輕離別”,句意曲折深婉,耐人尋味。

  尾聯“洞庭湖闊蛟龍惡,卻羨楊朱泣路妓。”因為楊朱遇到歧路,終究是在乎平坦的陸路上。不過,詩人此時不僅僅是失路之感迫于內心,還有一種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無可奈何的情緒。楊朱泣歧路,雖然前途未卜,尚可選擇,而自己此行,只有奔往“險巇”之途,不容半點選擇的余地。

  縱觀全詩,紀行抒懷,以頷聯為中心,先敘風險波惡的江上行舟,回首舊地荊州,慨嘆人生離別之苦,把握自身命運之難;進而憶及家室親人,無限惆悵;最后把眼光投向未來,感到前途艱險,茫然無措。在排遣愁緒的同時,流露出一股自嘲情緒。全詩從頭到尾,讀來如舟行江中,起伏跌宕,首尾激蕩,中間旋回,錯落婉曲,體現了詩人獨有的藝術特色。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猜你喜歡

送英州蘇秘丞

宋代曾鞏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饌雨余收白蕈,客樽秋后對紅英。

回鑾奉皇太后進宮之作

弘歷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

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云表,藹藹萃千祥。

贈詩奚黃懿卿謔來獻

明代鄧云霄

書記翩翩清且嘉,偶攜龍劍事張華。行吟常負囊中錦,同夢曾偷筆里花。

白社徑堪呼小友,青云猶許附名家。主人最是憐才者,豈似方回浪自誇?

桂軒辭二章 其一

元代楊維楨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

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晚渡

許相卿

壓水云欲墮,吞江虹未收。野人聊自適,吹篴滿滄洲。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

近現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

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