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納蘭性德的詩 >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

[清代]:納蘭性德

冷香縈遍紅橋夢,夢覺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別后誰能鼓,腸斷天涯。暗損韶華,一縷茶煙透碧紗。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冷的花香浸透紅橋上,多情人的舊夢,風停雨歇,一地殘落的桃花潤染著如水的月色,城樓上笳聲隱隱傳來,簾櫳問燕子靜靜地棲息。

一別之后,箜篌空懸,等不到再能彈奏起的人,不禁黯然神傷。青春匆匆逝去。一縷苦澀的荼煙鉆透碧紗。那是你散不去的思念么?

注釋

采桑子:詞牌名,又名《丑奴兒》《羅敷媚》《羅敷艷歌》等。格律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冷香:指清香之花氣。紅橋:橋名,在汀蘇揚州,明崇幀時建。為揚州游覽勝地之一。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種撥弦樂器名。又分豎箜篌與臥箜篌兩種。

腸斷:形容極度悲痛。

暗損韶華:謂美好的青春年華暗暗地消耗了。韶華:美好的光陰,比喻青年時期。

碧紗:綠紗燈罩。

參考資料:

1、納蘭容若著.納蘭詞 凡塵最美的情花:文匯出版社,2014.12:第340頁

2、(清)納蘭性德,子艮著.,納蘭詞 前碎一地的殘香與嘆息:萬卷出版公司,,2012.07:第151頁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創作背景

  此詞作期在康熙十六年(公元1669年)前,是納蘭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時,面對蕭蕭雨夜無法入眠,感嘆青春韶華易逝,相念已經離去的心愛女子,有感而發所作。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墨香齋譯評,納蘭詞 雙色插圖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10:第77頁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鑒賞

  這是一首傷離念遠之作。

  上片主要寫景,描寫春夜。“冷香縈遍紅橋夢,夢覺城笳”,這兩句寫夢中與心愛的她在清香彌漫的紅橋上相伴,而夢醒后卻聽到城頭傳來的胡茄嗚口囡的悲嗚。面對著蕭蕭雨夜,再也無法入眠,而雨聲和著凄涼的樂曲聲,更增添了幾多愁結。詞人用白描的手法,寫春夜的景色,簡練而貼切。詞中雖未言愁,但愁卻更深。

  下片主要抒情,寫別后的懷念。“箜篌別后誰能鼓”,自從分別之后,就再也沒有人能為詞人彈奏一曲。箜篌空懸,睹物思人,黯然神傷。而令人腸斷者,不是無人會彈箜篌,而是懷念伊人遠隔天涯。在相思的煎熬中,把美好的青春年華都逐漸消耗掉了,只留下那一縷茶煙透著碧紗。這種孤苦的情懷,詞人又能向誰訴說,也只能把它訴諸筆端了。

  通讀全詞,詞人用白描的手法,寫春夜的景色,簡練不失貼切,又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寫出夜色正濃時,無法逃避的懷念,烘托出春夜寂寥,人心寂寥的詞意。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又同黎明府游銅官山二首 其一

明代鄧云霄

美人如玉樹,作令得銅官。望氣千峰紫,清談六月寒。

訟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歡。歸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中秋 其六

明代陳仁錫

無計留月住,孤城絕域看。居延擊刁斗,閨夢到城難。

夏夕戲作艷曲

明代韓上桂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謝潘謙之二首

黃榦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寧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十拍子 雪月夜起望江濤,慨然有作

清代易順鼎

皓魄西生易沒,長江東去難還。多少精靈來更往,總在寒云斷葦邊。

一燈紅不然。

馬騰

元代宋無

桃李宮城近,偏承雨露恩。

至今耕種地,一半作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