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鄭遨的詩 > 傷農

傷農

[唐代]:鄭遨

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頷血。

珊瑚枝下人,銜杯吐不歇。

傷農譯文及注釋

譯文

顆顆精細的紅稻米飯啊,那是耕牛滴滴的血凝成。

貴族們吃喝玩樂賞珍寶,飲酒而吐出紅米飯不停。

注釋

傷:哀傷、悲憫之意。

紅稻:指紅色的稻米,為稻中的一種,畝產量低,較為珍貴、罕見。

頷:下巴頦。

珊瑚:海中的珊瑚蟲的分泌物和石灰質骨骼形成的,像樹枝狀,多為紅色,也有自色的,經加工成珍貴的裝飾品,古代富貴人家常將它供于幾案上,作賞玩的珍寶。

銜杯:飲酒。吐:吐出紅米飯。

傷農鑒賞

  詩人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隱居中度過,其詩亦多隱逸之風,這首《傷農》卻是一篇富有社會意義的作品,對封建剝削階級的奢侈浪費作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

  此聯描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紅稻”指紅色的稻米,不僅清香好吃,且富營養,多供貴族、富豪之家食用。這里不用一碗,而用一粒,便含有農民一年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才有人們碗中之餐,糧食得來粒粒都含著辛苦之意,用詞著意甚深。“牛頷血”,牛在耕田時下巴被套繩磨出血來,突出了勞動的艱苦,然而牛既如此人更不堪,詩人借牛頷血烘托了勞動人民耕種的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用勞動人民的血汗換來的,和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很是相像。凡是有良心的人都應該珍惜勞動人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勞動成果,這是兩位詩人寫作這類題材的詩之共同宗旨。然而現實生活中并不是這樣,那些不勞而獲、不知稼穡的腐朽奢糜之徒是從來都不懂、也不屑去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的。

  “珊瑚枝下人,銜杯吐不歇”,此聯描繪了富貴豪門家的奢侈與浪費。“珊瑚”,珊瑚枝,因它色彩艷麗,且采摘不易,所以它便顯得十分名貴,是官宦貴戚家室內部裝飾擺設珍品,由此可知,詩中“珊瑚枝下人”指的便是大富大貴人家的男男女女了,他們終日極盡奢華。下句中的“銜杯吐不歇”便是動勞人民辛辛苦苦種出的紅米做成的飯,被他們在縱酒行樂時如同廢物一般吐了出來。

  白描的手法與鮮明的對比是詩人采用的藝術手法;語言樸素、形式短小,含義深刻是這首詩的特點。這首詩與李紳的《憫農二首》相比,詩意接近,雖不及李詩影響大,但對農民的疾苦是深切同情,對不勞而獲的豪富貴族是深表憤怒的。整首詩樸實、直率地寫出悲憤交加的感情,有很強的感染力。

鄭遨簡介

唐代·鄭遨的簡介

鄭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詩人,滑州白馬(河南滑縣)人。傳他“少好學,敏于文辭”,是“嫉世遠去”之人,有“高士”、“逍遙先生”之稱。

...〔 ? 鄭遨的詩(8篇)

猜你喜歡

習儀 異典也

王慎中

芝壇斂浮景,休氣郁招清。晨旭流翠葆,泰風飏華旌。

飛龍麗重霄,蕤綏在天庭。式禮紆皇步,篤恭軫圣情。

贈謝榛

明代王世貞

脫屣平原客,振衣燕昭臺。吾人實龍矯,白日天崔嵬。

廣陸奏清商,悲風四垂來。俯仰狎世觀,一二當中懷。

沈公序亦愛亭二首 其一

宋代孫覿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隱然。

試院偶題 其二

明代方孝孺

三代賓興法尚存,每因取士嘆斯文。近來眼病無聊甚,豈復能空冀北群。

永州書懷

宋代徐照

嗜茶疑是病,羸瘦見詩形。

天斷征鴻過,汀多香草青。

游定水寺寄杜堯臣

元代吉雅謨丁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后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

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云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