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過四皓墓

過四皓墓

[唐代]:李白

我行至商洛,幽獨訪神仙。

園綺復安在?云蘿尚宛然。

荒涼千古跡,蕪沒四墳連。

伊昔煉金鼎,何年閉玉泉?

隴寒惟有月,松古漸無煙。

木魅風號去,山精雨嘯旋。

紫芝高詠罷,青史舊名傳。

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憐。

懷古 

過四皓墓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來到商山看洛水,到幽靜之處訪神仙。

甪里先生、夏黃公、東園公和綺里季如今在哪里?只有山上的蘿藤依然茂密。

山上四座荒蕪的墳墓相連,成了千古荒涼的遺跡。

他們當初在這里煉金丹,什么時候金丹成而玉泉閉?

只有寒山映照著明月的冷光,千年古松也枝葉枯干,失去了往日的氛氳。

山中只有妖魔鬼怪在興風作浪。

曾經高聲詠唱的紫芝歌已經停息,但是,高潔的英名卻萬古流傳。

現(xiàn)如今的政治局面酷似當年,歷史循環(huán),讓人悲傷!

注釋

⑴四皓:指秦漢時期四位名士。《高士傳》:四皓者,皆河內軹人也,或在汲。一曰東園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綺里季,四曰夏黃公,皆修道潔己,非義不動。秦始皇時。見秦政暴虐,乃退入藍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透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安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不如貧賤而肆志。”乃共入商、洛,隱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敗,漢高聞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終南山,不能屈己。《太平寰宇記》:四皓墓,在商州上洛縣西四里。《雍勝略》:“四皓墓,在商州西四里金雞原。”

⑵商、洛,謂商山、洛水之間。

⑶江淹《別賦》:“煉金鼎而方堅。”李善注:“煉金為丹之鼎也。”

⑷賈公彥《周禮疏》:魅,人面獸身而四足,好惑人,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說文》:魅,老精物也。《抱樸子》:山精之形,如小兒而獨足,走向后,喜來犯人。人入山,若夜聞人音聲,大語其名曰“跂知”而呼之,即不敢犯人也。一名“熱內”,亦可兼呼之。又有山精,如鼓。赤色,亦一足,其名曰“暉”。《異苑》:《玄中記》:山精如人,一足,長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晝藏。鮑照《蕪城賦》:“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曝雨嘯,昏見晨趨。”

⑸江淹《上建平王書》:“俱啟丹冊,并圖青史。”李善注:“《漢書》有《青史子》,《音義》曰:古史官記事。”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送趙清臣宰姚江

樓鑰

玉立君家好弟兄,藍田風采照花城。

版輿壽母人間盛,千里何曾去送迎。

歸京口

宋代王存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

眼底交游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

無題五首 其一

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fā)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

元代方回

今年五月梅,晝夜雨不止。

及茲七八月,一旱乃如此。

扃岫為張支使作二首

宋代姜特立

老去林泉屬我,時來軒冕輸君。

正好南冥運翼,未用北山移文。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宋代趙孟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