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諸子侄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諸子侄。宋代。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棲遲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夢覺聽啼鵑。
[宋代]: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棲遲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夢覺聽啼鵑。
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棲遲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夢覺聽啼鵑。
譯文
江山確實美好但這里不是我的故鄉,我漂泊異鄉暫棲于此已經將近百年。
青山、屋舍、墳墓、田地、曲折的流水和家鄉的相同,沒有什么區別,但我不能忍受夢中醒來聽到杜鵑凄苦的鳴叫聲。
注釋
至正:1341年,元順帝改年號為“至正”,這一年(農歷辛巳年)的寒食日,寫了這首詩,給自己的弟弟子侄輩們看。
夢覺:夢醒。
寒食時節,詩人與族中后輩祭掃先人之墓,不禁感慨系之。首句以三國時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曾何足以少留”語意,抒發故土之情。意謂此地雖富饒美麗,卻非故鄉,不免有漂泊離根之感。虞集家鄉本在四川,自其父遷居江西,至今已有多年。面對葬于異鄉的先人墳塋,故土之思就更加強烈了。富足的江南水鄉,怎能隔斷對蜀中故土的深切思念。每當清晨醒來,杜宇之啼聲聲縈耳,此種情懷更顯得刻骨銘心。
唐代·虞集的簡介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
? 虞集的詩(292篇) 〕
宋代:
鄧林
六出花開不待春,滕神工巧奪天真。野人富貴無心得,門巷璚瑤一夜新。
六出花開不待春,滕神工巧奪天真。野人富貴無心得,門巷璚瑤一夜新。
元代:
趙孟頫
東海西山壯帝居,南船北馬聚皇都。一時人物從天降,萬里車書自古無。
秦漢縱強多霸略,晉唐雖美乏雄圖。經天緯地規模遠,代代神孫仰圣謨。
東海西山壯帝居,南船北馬聚皇都。一時人物從天降,萬裡車書自古無。
秦漢縱強多霸略,晉唐雖美乏雄圖。經天緯地規模遠,代代神孫仰聖謨。
明代:
區懷瑞
君本淡宕人,儒術世光大。著書亙六合,不足當函蓋。
劍霓拂斗墟,蘋日浮江介。誤膺州里選,乃課封疆最。
君本淡宕人,儒術世光大。著書亙六合,不足當函蓋。
劍霓拂鬥墟,蘋日浮江介。誤膺州裡選,乃課封疆最。
宋代:
趙蕃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裡偷閒每見存。
宋代:
曹彥約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
責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
責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
陳淳祖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
勸農事雲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