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樂·雨兒飄
普天樂·雨兒飄。元代。張鳴善。 雨兒飄,風兒飏。風吹回好夢,雨滴損柔腸。風蕭蕭梧葉中,寸點點芭蕉上。風雨相留添悲愴,雨和風卷起凄涼。風雨兒怎當?風雨兒定當。風雨兒難當。
[元代]:張鳴善
雨兒飄,風兒飏。風吹回好夢,雨滴損柔腸。風蕭蕭梧葉中,寸點點芭蕉上。風雨相留添悲愴,雨和風卷起凄涼。風雨兒怎當?風雨兒定當。風雨兒難當。
雨兒飄,風兒飏。風吹回好夢,雨滴損柔腸。風蕭蕭梧葉中,寸點點芭蕉上。風雨相留添悲愴,雨和風卷起凄涼。風雨兒怎當?風雨兒定當。風雨兒難當。
譯文
雨在飄灑,風在吹揚。地場好夢風驚醒,細雨斷人腸。風過梧桐葉,寸點落芭蕉。風雨交加令人增添悲愴,雨和著風卷起陣陣凄涼。風雨讓人如何承受?但是它卻一定讓人承受。它實在難于讓人承受啊!
注釋
飏:即“揚”,吹動。
“風吹”句:意謂風聲打斷了好夢。
怎當:怎么禁受得住。當,抵擋。
這是一首抒情曲,題作“愁懷”,但作者沒有直抒胸臆,而是通過一個風雨交加之夜,寫環(huán)境的凄涼,以自己對風雨的獨特感受,來曲折地表達自己內(nèi)心悲愴的愁懷。此曲以風雨起興,用復沓手法,交錯嵌入“風雨”二字,反復詠嘆,語義回環(huán),氣勢貫注,在藝術(shù)上很有特色。作者沒有直接寫愁,而且似乎說自己正在做著“好夢”,愁是風雨“卷起”的。這種含蓄的寫法,令人更感到愁懷的深切難言。全曲每句均以風、雨起頭,風、雨排列的次序有所變化,而風雨始終貫穿全篇。這在詩詞中是大忌,而在散曲中,卻是別具一格的文字體式。這樣營造出一種情景交融、一唱三嘆的效果,使全曲別有一種音樂的美。
唐代·張鳴善的簡介
張鳴善 元代散曲家。名擇,號頑老子。原籍平陽(今屬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揚州。官至淮東道宣慰司令史。填詞度曲詞藻豐贍,常以詼諧語諷人。張鳴善身處元末喪亂之際,深感現(xiàn)實的動亂與污濁,因此多有刺時之作。
...〔
? 張鳴善的詩(9篇) 〕
:
楊雪窗
我生長慕葛稚川,勝游跡滅羅浮煙。公詩雅愛蘇夫子,鵝城弄棹西湖船。
美人化冢九百載,孤山一吊一愴然。偃仰煙霞供嘯詠,萬象成賓向爾妍。
我生長慕葛稚川,勝遊跡滅羅浮煙。公詩雅愛蘇夫子,鵝城弄棹西湖船。
美人化冢九百載,孤山一吊一愴然。偃仰煙霞供嘯詠,萬象成賓向爾妍。
清代:
龔鼎孳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筑,一雁清秋,三關(guān)落日,人比蕭蕭竹。
薄游書劍,官齋移楊堪宿。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築,一雁清秋,三關(guān)落日,人比蕭蕭竹。
薄遊書劍,官齋移楊堪宿。
清代:
陳忠平
田居半遺世,鵝鴨自成群。偶識成知己,時來喚采芹。
村頭歸野鶴,山角響孤云。薄醉渾難覺,悠然戴夕曛。
田居半遺世,鵝鴨自成群。偶識成知己,時來喚采芹。
村頭歸野鶴,山角響孤雲(yún)。薄醉渾難覺,悠然戴夕曛。
明代:
霍與瑕
二月多煙三月風,山花多是滿岡紅。一囊收取春光盡,付與奚奴寄大同。
二月多煙三月風,山花多是滿岡紅。一囊收取春光盡,付與奚奴寄大同。
清代:
鄭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嘆,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云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fā),天下識猿臂。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歎,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雲(yún)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fā),天下識猿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