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唐代]:李白

張公多逸興,共泛沔城隅。

當時秋月好,不減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為歡古來無。

郎官愛此水,因號郎官湖。

風流若未減,名與此山俱。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譯文及注釋

譯文

張公多有飄逸之興致,我們一起共泛舟于沔城邊。

時值秋季夜空陰月朗照,比之武昌也毫不遜色。

座中諸君陶醉于清亮的光輝中,一意為歡為自古以來所無。

郎官喜愛這里的湖水,因此命名己郎官湖。

諸君風流倜儻一如當年,英名將與大別山同存。

注釋

沔州:州治在今湖北武漢市漢陽。郎官湖:原名南湖,在今漢陽城內東南隅,明正德以后漸涸。

夜郎:今貴州省桐梓縣一帶。

張謂:字正言,河南人,唐代詩人,時任尚書郎。夏口:即鄂州,今湖北漢口。

牧:州刺史。宰:縣令。杜公、王公名皆未詳。

練:白色的熟絹。

酹:以酒潑地。

鄭圃:指管城縣之李氏坡。管城唐時屬鄭州,故稱。

大別山:《元和郡縣志》江南道沔州漢陽縣:”魯山,一名大別山,在縣東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帶漢水。“在今湖北武漢市漢陽東北漢江西岸。

張公:指李白友人張謂。

武昌都:三國吳帝孫權改鄂縣(即今湖北省鄂城縣)置武昌,遷都于此。故言武昌都。

此山:即大別山。詩人泛舟南湖可望見大別山。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46-747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創作背景

  根據詩前小序可知,《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詩作于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秋,當時李白流放夜郎。乾元元年,在今湖北武漢停留時遇到了老朋友張謂。當時張謂以天子使臣的身份出臨夏口,地方長官沔州刺史杜公、漢陽縣令王公,作東道主,一同歡宴沔州城南湖中。此詩就作于此時。

參考資料:

1、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257-260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鑒賞

  小序一百五十七字,詩五韻,共兩百零七字。詩序互相補充,敘述簡暢秀潔。開始,介紹時間、地點、人物,中間,敘述為郎官湖命名的經過;最后以贊作結。

  此詩首二句“張公多逸興,共泛沔城隅”。說他有逸興,是作者對朋友高度的肯定和贊美。這兩句交代與朋友們游湖之事。先表現湖光山色不亞于武昌,再說明良辰美景,興致頗好。說明為湖命名因由。據說沔州南湖自李白更名郎官湖后,聲名大噪,直至明代前期,“官湖月夜”為著名的“漢陽十景”之一。“風流若未減,名與此山俱”是這首詩中比較令人心動的句子,表達了作者對湖名垂史的愿望。寫湖也是寫人,顯示了詩人自信和豁達。

  南湖是無名的小湖,地方不過一城之隅,沒有雕砌的樓臺,但有天生的水月。而此時此刻,涼秋午后,月光如練,水天一色。天月水月,與人相隨,光徹明媚,可入懷抱。故人重逢,酒不醉人人自醉,不知今夕何夕。詩人不禁覺得這里的月色極其美妙,興味無窮:”四座醉清光,為歡古來無“。雖在流放途中,興致亦未稍減。

  可是,南湖年年秋月,多少賢豪身歷佳景,只因湖小而無名,無所稱道。而第一個愛上南湖的,是尚書郎張謂,此便超越了古人。此湖,就應叫”郎官湖“。無名即有名,而首先引為知言的,是文士輔翼、岑靜,兩個無名無位的小人物,正說明論是確論,筆是妙筆。

  全詩”文小指大“,贊頌的不移的友情,標舉了自然的奇美,也是一曲無名者之歌。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游龍巖寺 其二

宋代耶律鑄

錯落巖花是醉茵,景因人勝畫難真。林泉盛跡幽棲地,誰分松云不戀人。

迎春貽余子仲栗

明代黃佐

朝來新火起新煙,長笛短簫悲遠天。細柳新蒲為誰綠,濁醪粗飯任吾年。

已聞童子騎青竹,喚取佳人舞繡筵。此日此時人共得,晴窗點檢白云篇。

和家字韻呈同社諸公

宋代廖行之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

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艷曲唱山茶。

鷓鴣天 題樊會公小像

明代宋琬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酒民。

垂簾

清代商可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

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則,鈔得兩三篇。

送水云歸吳

鄭惠真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