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柳永的詩 > 斗百花·颯颯霜飄鴛瓦

斗百花·颯颯霜飄鴛瓦

[宋代]:柳永

颯颯霜飄鴛瓦,翠幕輕寒微透,長門深鎖悄悄,滿庭秋色將晚。眼看菊蕊,重陽淚落如珠,長是淹殘粉面。鸞輅音塵遠。

無限幽恨,寄情空殢紈扇。應是帝王,當初怪妾辭輦,陡頓今來,宮中第一妖嬈,卻道昭陽飛燕。

斗百花·颯颯霜飄鴛瓦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深秋的冷風吹動了鴛鴦瓦上的霜花,冷風吹過綠色的帷幕,吹到陳阿嬌的身上,微微帶著寒意,靜悄悄的長門宮一直鎖著大門,滿院子的晚秋景色。眼看著盛開的菊花,(想起了這是登高的時節),重陽節時卻獨自在長門宮內落淚,淚水常常將臉上的胭脂花粉沖澆得殘缺不全,聽到皇帝的鸞車鈴聲離長門宮都很遠。

無限的幽怨與悔恨,只能向紈扇傾訴。當初還怪罪我拒絕與他同坐一輛馬車,卻突然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宮中第一美女,卻是昭陽殿里的趙飛燕。

注釋

颯(sà)颯:象聲詞,指風聲。

鴛瓦:鴛鴦瓦,即成雙成對的瓦。

翠幕:綠色的帷幕,指陳阿嬌的床帳。

長(cháng)門:長門宮,即陳阿嬌失寵于漢武帝后所居之宮。

深鎖:緊緊的鎖住。

滿庭:長門宮的庭院。

重陽:重陽節,乃是農歷的九月九日。

長(cháng)是:經常是。

淹殘粉面:淚水將臉上的胭脂花粉沖澆得殘缺不全。

鸞輅(lù):鸞車,皇帝所乘坐的車子。

殢(tì ):困擾,糾纏不清。

紈扇:是一種細絹所制的團扇。

輦(niǎn):皇帝所乘坐的車子。

陡(dǒu)頓:猝然變化。

今來:如今。

昭陽飛燕:昭陽,指昭陽宮;飛燕,指趙飛燕。因趙飛燕居于昭陽宮,因此稱為昭陽飛燕。

參考資料:

1、姚學賢、龍建國.柳永詞祥注及集評.信陽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版:6-7

2、薛瑞生.古典詩詞名家·柳永詞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版:174-176

斗百花·颯颯霜飄鴛瓦創作背景

  此詞具體創作年代暫不可考,但柳永在詞中使用了陳皇后與班婕妤的典故,聯系到柳永的生平經歷,此典故應該是是柳永隱喻自己當初不該“辭輦”離開汴京,希望得到皇上重新重用,故該詞應該是作于柳永晚年在蘇杭做官的時候。

參考資料:

1、薛瑞生.古典詩詞名家·柳永詞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版:174-176

斗百花·颯颯霜飄鴛瓦鑒賞

  詞的上闋講述了陳皇后失寵而幽禁于長門宮的故事。主要通過景物描寫,層層鋪陳,渲染氣氛。并通過有特定內涵的意象暗示出宮怨的主題。

  詞由霜落聲起筆,以“颯颯”的風聲來反襯環境的靜寂,以“霜飄”暗示時令已是秋季,天天漸漸寒涼。接下來用造景設色之法,圍繞著“靜寂”和“寒涼”,寫了輕寒微透的“翠幕”,寫了深深閉鎖,悄無聲息的長門,寫了“秋色將晚”的庭院。經過一番鋪陳,滿紙的凄清,滿紙的冷寂,“眼看菊蕊,重陽淚落如珠,長是淹殘粉面。”明寫被重陽冷雨“淹殘粉面"的菊,實寫重陽佳節被如珠的淚水“淹殘粉面"的人。大概是覺得繼續說下去則言之太遠了,難以收束,于是用“鸞輅”句又收回到陳皇后事,舉重若輕。

  詞的下闋講述了趙飛燕讒害班倢伃而獨得成帝寵幸的故事,另避蹊徑,在對比中顯美丑。

  換頭處的“無限幽恨"承上啟下,“寄情空殢紈扇”則暗示了這位失寵的妃嬪是班婕妤,她失寵于漢成帝后,曾作《怨歌行》詩以紈扇自比,書寫遭遺棄的哀怨之情,柳永認為班婕妤遭受冷落的原因是“辭輦”,是不肯阿順君王,德行篤厚如班婕妤者,最后也只能讓位于“自微賤興,逾越札制”的趙飛燕,“宮中第一妖嬈”的趙飛燕,詞中的“陡頓”、“第一妖嬈”、“卻道”等詞語也表達了詞人心底對這種現象的嘲諷。

  善于將用事與時景相結合造成悲愴氣勢,是本詞的最大特點。

柳永簡介

唐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 柳永的詩(290篇)

猜你喜歡

春日村居 其三

明代楊光溥

曉雨初晴滿院清,瑤琴一曲遣浮生。柳依花塢傳春信,水隔山城遠市聲。

酒賤每逢田父醉,詩成還就野僧評。尚嫌村客人煙鬧,擬就煙霞學向平。

運司園亭十詠 其六 翠錦亭

宋代章楶

楩楠百尺馀,排列拱檐際。畏日自成陰,隆冬寧滅翠。

虛曠得寂理,懶僻恣濃睡。誰知官府中,獲此沖漠味。

同樊潤州游郡東山

唐代皇甫冉

北固多陳跡,東山復盛游。鐃聲發大道,草色引行騶。
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送張穆之還鯨山舊居二首 其二

明代何鞏道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嘆恩波。

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潮州五首 其三 訪叩齒庵

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白鶴吟示覺海元公

宋代王安石

白鶴聲可憐,紅鶴聲可惡。

白鶴靜無匹,紅鶴喧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