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謝朓的詩 > 王孫游

王孫游

[南北朝]:謝朓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

王孫游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地上長滿了如絲的綠草,樹上開滿了爛漫的紅花,已是暮春時節了。

莫說你不回來,即使回來,春天也過去了。

注釋

蔓:蔓延。 

英:花。 

無論:莫說。 

歇:盡。

王孫游鑒賞

  這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集》收入“雜曲歌辭”一類。魏晉以來,文人創作樂府詩往往有一個特點:總是圍繞著“古辭”(漢樂府)打轉轉,或擬古辭,或以古辭為引子生發開去(當然也有棄古辭于不顧而自鑄偉辭的)。這種從古辭中尋找“母題”使創作上有所依傍的作法,已形成一個程式。南朝詩人寫樂府詩雖然也依這一程式,但卻出現另一種傾向,他們有時撇開漢樂府古辭,而直接上溯到《楚辭》中去尋找“母題”。比如,南齊王融和蕭梁費昶都寫過一首《思公子》,中心題旨就是采自《楚辭·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謝朓的這首詩也屬于這種情況,其“母題”出于《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說,詩人的創作靈感獲自《楚辭》,而所寫內容則完全是現實生活中的感受。在古老的“母題”之中,貫注了活生生的現實內容。

  蔓,蔓延;紅英,即紅花。春天,綠草如絲,蔥蔥茸茸,蔓延大地,繪寫出一派綠的世界;各種各樣的樹上,紅花競放,絢麗奪目。綠的氛圍,紅的點染,在鮮明的對比之中,烘托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窈窕少女,目睹此景,心傷離情,不禁怦然心動,情思繾綣,不無惆悵地發出了感嘆:“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意謂:且不要說心上的人兒不回來,即使等到他回來,那絢麗的花朵早已凋謝了,那大好春光早已白白地流逝了,我那美妙的年華也早巳悄然飄去了。紅顏難久持。這里,詩人不主要寫少女如何急切地等待著情人,如何急不可耐,而是著重寫她對于紅花的珍惜,對于大好春色的留戀,由此描寫出她思君、戀君的春一般的情愫,流露了“美人遲暮”的悵然之情。如此寫來,就把主人公的心態從一般的少女懷春,從感情的傾訴和宣泄,升華到了一種對春的珍惜、對時的留戀的理性高度,滲透出一種強烈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意識。這樣,從景的描繪,到情的抒發,再到理性的升華,三者水乳交融般地融匯在一起了。所以,這是一首充滿了生命意識的景、情、理俱佳的好詩。

  詩雖短小,藝術風格卻頗具特色,體現了齊梁間詩歌創作雅俗結合的一種傾向。首先,從《楚辭》中生發出來的母題,顯而易見帶有文人的雅、艷色彩,暗示了它與文人文學的關系;但詩人卻用南朝樂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詩歌形式,來表現這一古老“母題”,這便將原有華貴、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使之在語言風格上呈現出清思婉轉,風情搖曳的特色。其次,詩寫春的景色逗引起春的情思,因景而生情,情景相生,短章逸韻,風姿綽約,這原是南朝樂府民歌的本色,是“俗”。然而在描寫筆法上卻頗具匠心,詩人在綠的氛圍中綴以紅花的點染,巧筆對比,著意渲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構制的痕跡,表現出“雅”。雅俗結合,創為佳構。另外,詩的用韻也值得一提。詩用仄韻,短促,急切,對表現出主人公惜春、惜時的時不我待的急切心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呈現出語淺意深、韻短情長的藝術風貌。

謝朓簡介

唐代·謝朓的簡介

謝朓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于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 ? 謝朓的詩(301篇)

猜你喜歡

泛舟三首 其二

宋代劉敞

雪消泉似漲,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憚冷,環渚故無窮。

歌詠淹短日,醉酣輕朔風。何須萬乘相,始辨鴟夷翁。

擬寒山寺 其一一一

釋懷深

有求皆是苦,眾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白虎亭新成二首 其一

明代鄭廷鵠

窈窕見深谷,山門郁穹窿。高臺何崔嵬,翠壁增長松。

攀蘿一登眺,新享報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龍。

斜日二首 其一

宋代張耒

斜日歸錢暑,秋容淡太虛。閒云工變易,片月自清孤。

淹泊年華老,凄涼歲事馀。時違自樸拙,興懶日蕭疏。

山中寒食

宋代林逋

氣象才過一百五,且持春酒養衰年。

中林不是不禁火,其奈山櫻發欲然。

流水音懷抱存

黃浚

瑰松礓石郁相依,復有寒流浸曲埼。舊主已成林際客,老兵猶護壁間詩。

豈徒負壑移舟感,絕憶科頭傅粉姿。霸氣暗收文酒散,廢亭殘日一攢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