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呂渭老的詩 > 小重山·七夕病中

小重山·七夕病中

[宋代]:呂渭老

半夜燈殘鼠上檠。上窗風動竹,月微明。夢魂偏記水西亭。瑯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酒闌人散斗西傾。天如水,團扇撲流螢。

小重山·七夕病中鑒賞

  該詞是詞人寫自己正在病中,恰逢是年七月初七,當夜心潮起伏,久不成寐;然后,忽于夢中到了水西亭舊地,恍如又與友人聚首,歡度七夕。

  上片首句“半夜燈殘鼠上檠”,表明詞人尚展轉未眠,不僅眼見燈光因油枯而漸漸微弱,還看到一只老鼠悄悄地爬上燈架舔吸盞中余剩的青油。該句用以動顯靜之筆,既烘托出了夏夜之靜謐,更透露了不眠人內心的無聊。他復將雙目轉向床前窗欞一瞥,只見“上窗風動竹,月微明”。意即七月的上弦月,光輝熹微,將院壩風吹竹動的剪影,恰巧映照到窗紙之上,搖搖晃晃,模模糊糊,景色十分別致。從中又暗示出詞人心緒亦由浮躁不安而開始轉為平和寧靜。于是,他很快地不知不覺入夢了,以下便全寫夢境,他入夢之前所遇到的是一個令人不愉快的七夕之夜,入夢之后卻換成了一番歡樂景象。“夢魂偏到水西亭”,“水西亭”是何處所,大概是詞人某年七夕與其友人歡聚之地;“夢魂偏到”那里,不過是由于夢前思念其事所致。詞人的夢魂來到“水西亭”,時值傍晚,夕陽返照,“瑯玕碧,花影弄蜻蜓”。這實際上是他記憶中的亭邊景色。“瑯玕”,竹子,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有句曰:“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青瑯玕”。兩句的意思是:亭邊翠竹森森,幾只蜻蜓在花影中嬉戲翻飛。夢中出現如此優美景色,無疑是由于“上窗風動竹”實景所誘出的,一實一虛,相互輝映,境界格外幽靜清爽。

  下片繼續夢中幻覺。“千里暮云平”,這句緊接上面的近景描寫,一下推了開去,閃出了當日即將入夜時目所能及的遠方景象。在迷茫的夜色中,一望千里,無比開闊,那一縷縷暗灰色的薄云正在天地相接處延伸、涂抹。“南樓催上燭,晚來晴”,“南樓”,指水西亭的南樓;“催上燭”,因為天色已經暗淡下來,主人立即催促僮仆迅速點上燈燭,以迎候嘉賓光臨;“晚來晴”,表明賓主相見時都稱許今夜天公作美,便于仰觀牛女“銀河迢迢暗度”的情景。“酒闌人散斗西傾”,這一句正面寫當年七夕,詞人和他的酒侶詩朋,在南樓酣飲,一直到了斗星傾斜的深夜,然后才陸續告辭而去。這一七字句,言約而意豐,敘寫集中而形象。當酒侶詩朋走完之后,他仰望天空,“天如水”,即澄碧的天空猶如一池清水。他雅興未已,走出亭外,觀看那些等著向織女星乞巧的小姑娘正揮舞“團扇撲流螢”,歇拍兩句為杜牧“天階夜色涼如水”、“輕羅小扇撲流螢”(《七夕》和王建“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調笑》)等句的融會化用,且妙合無痕。也才將七夕女子乞巧的傳統風習從側面作了點染。

  該詞抒寫的是情緒的小波動及生活小事,然而卻寫得音調鏗鏘,婉約深幽,意味雋永;特別又是借夢幻以表現對往事的回憶,格外顯得朦朧縹緲,確有誘人的藝術魅力。

呂渭老簡介

唐代·呂渭老的簡介

呂渭老(生卒年不詳),一作呂濱老,字圣求,嘉興(今屬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間在朝做過小官,有詩名。南渡后情況不詳。趙師岌序其詞云:“宣和末,有呂圣求者,以詩名,諷詠中率寓愛君憂國意。”“圣求居嘉興,名濱老,嘗位周行,歸老于家。”今存《圣求詞》一卷。

...〔 ? 呂渭老的詩(139篇)

猜你喜歡

江陵贈滿術人

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題深省庵

宋代蒲壽宬

結草為庵寄一枝,鐘魚聊復事清規。

野蔬入供無人識,古柏為香有佛知。

論詩呈雙魚 其四

明代霍與瑕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過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

宋代楊萬里

暮煙如雨雨如煙,一把珠簾隔遠山。

簾影漸濃山漸淡,恍然移入畫屏間。

鸚鵡曲

元代馮子振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次韻

明代鄭潛

山從遠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