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僧福公寄惠牧牛圖答以問牛歌
禪僧福公寄惠牧牛圖答以問牛歌。宋代。張舜民。 訶訶訶,棲巖老法師,寄我牧牛頌。我是人間百歲人,今朝卻作嬰兒弄。堪笑其間有一牛,滿身變白尾猶黑。想君不是上上根,教人費盡閒心力。我昔有一牛,其毛元自白。如今牛已無,欲求不可得。蓑笠與鞭繩,同時皆棄擲。身心無住著,冷坐溪邊石。卻問山中人,閒尋牧牛客。
訶訶訶,棲巖老法師,
寄我牧牛頌。我是人間百歲人,
今朝卻作嬰兒弄。堪笑其間有一牛,
滿身變白尾猶黑。想君不是上上根,
教人費盡閒心力。我昔有一牛,
其毛元自白。如今牛已無,
欲求不可得。蓑笠與鞭繩,
同時皆棄擲。身心無住著,
冷坐溪邊石。卻問山中人,
閒尋牧牛客。
張舜民簡介
唐代·張舜民的簡介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 ? 張舜民的詩(212篇) 〕猜你喜歡
二月十二日過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馬頭嶺,鑄兵殘灶。屈氏子孫出示先生遺像,謹題二首 其一
: 黃節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