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敕題古瓷琴
奉敕題古瓷琴。清代。梁詩正。 燒土乃成塤,八音有瓷作。桐材易以制,取韻果奚若。嘗聞古琴臺,列甕宛藏橐。鳴弦應虛響,風籟轉松壑。誰令哀玉彈,翻向陶家托。修內重官窯,供御想如昨。希聲代傳寶,長奉歌風樂。賦質謝蟲穿,無勞鞠通索。古黝隱沈沈,沖然具元泊。鑒賞自天題,浮光映銅雀。
[清代]:梁詩正
燒土乃成塤,八音有瓷作。桐材易以制,取韻果奚若。
嘗聞古琴臺,列甕宛藏橐。鳴弦應虛響,風籟轉松壑。
誰令哀玉彈,翻向陶家托。修內重官窯,供御想如昨。
希聲代傳寶,長奉歌風樂。賦質謝蟲穿,無勞鞠通索。
古黝隱沈沈,沖然具元泊。鑒賞自天題,浮光映銅雀。
燒土乃成塤,八音有瓷作。桐材易以制,取韻果奚若。
嘗聞古琴臺,列甕宛藏橐。鳴弦應虛響,風籟轉松壑。
誰令哀玉彈,翻向陶家托。修內重官窯,供禦想如昨。
希聲代傳寶,長奉歌風樂。賦質謝蟲穿,無勞鞠通索。
古黝隱沈沈,沖然具元泊。鑒賞自天題,浮光映銅雀。
唐代·梁詩正的簡介
詩正(1697—1763),字養仲,號薌林,又號文濂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大臣。擅詩文,同杭世駿、陳兆崳等六人結“月課詩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協辦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東閣大學士,尋卒,謚文莊。梁詩正常隨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工書法,初學柳公權,繼參趙孟頫,晚年師顏真卿,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
...〔
? 梁詩正的詩(8篇) 〕
宋代:
劉克莊
官軍半夜血戰來,平明軍中收遺骸。
埋時先剝身上甲,標成叢塚高崔嵬。
官軍半夜血戰來,平明軍中收遺骸。
埋時先剝身上甲,標成叢塚高崔嵬。
宋代:
楊萬里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
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
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宋代:
鄭獬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宋代:
薛季宣
虎將夏中時,旋復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樸拙亦可喜。
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釋子。規摹雖少華,不陋復不侈。
虎將夏中時,旋複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樸拙亦可喜。
建鬥五移杓,殊亭更釋子。規摹雖少華,不陋複不侈。
宋代:
喻良能
山園多勝踐,繚繞磬湖濱。畦藥青生甲,湖波綠動鱗。
鵓鴣知欲雨,鴉舅報將晨。卻憶京華日,長懷浩蕩春。
山園多勝踐,繚繞磬湖濱。畦藥青生甲,湖波綠動鱗。
鵓鴣知欲雨,鴉舅報將晨。卻憶京華日,長懷浩蕩春。
唐代:
王質
我性愛風竹,歷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時聞雁翩翩。未能叫云月,而我獨不眠。
我性愛風竹,曆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時聞雁翩翩。未能叫雲月,而我獨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