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嚴和實甫詩見及感舊六疊次韻
伯嚴和實甫詩見及感舊六疊次韻。清代。陳寶琛。 一覿星再周,百罹老俱至。支離江海側,蕭瑟沆瀣氣。與子寧石人,相望無只字。天高醉不聞,愚者苦憂墜。嶺南曩邂逅,丈人故我惠。廿年剩夢思,萬事錯棋置。山堂蛻巾履,子亦屏世偽。翩然江東西,得句旋復棄。豈無澄清志,悔攬孟博轡。霜鐘千里聲,省錄及衰瘵。別懷正滿抱,退筆更一試。側聞沅湘間,歔欷話舊帥。
一覿星再周,百罹老俱至。支離江海側,蕭瑟沆瀣氣。
與子寧石人,相望無只字。天高醉不聞,愚者苦憂墜。
嶺南曩邂逅,丈人故我惠。廿年剩夢思,萬事錯棋置。
山堂蛻巾履,子亦屏世偽。翩然江東西,得句旋復棄。
豈無澄清志,悔攬孟博轡。霜鐘千里聲,省錄及衰瘵。
別懷正滿抱,退筆更一試。側聞沅湘間,歔欷話舊帥。
陳寶琛簡介
唐代·陳寶琛的簡介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tǒng)、內(nèi)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tǒng)皇帝授讀。中法戰(zhàn)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tǒng)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xiāng)教育事業(yè)。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復調(diào)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 陳寶琛的詩(564篇) 〕猜你喜歡
用同年林一中韻哭陳弘載僉憲二首 其二
按節(jié)遙沖瘴雨寒,西風聞訃淚交潸。憶君九曲分岐去,問我三山歲月還。
柏府此時經(jīng)舊宅,泉臺無路覓清顏。全歸俯仰應無愧,百歲誰能脫此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