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憶爪哇之游雜述八首 其四
舟中憶爪哇之游雜述八首 其四。清代。陳寶琛。 竺教昔南暨,疑在齊梁年。鞭石造萬像,岡阜光彌天。我僅攬其二,詫是鬼斧鐫。巨塔垣五重,龍華會其巔。得非修羅斗,斷脰鮮一全。其一佛久仆,拽起龕欹偏。無人踵布施,五億王面錢。馀者得諸畫,荒寒委風煙。或于名園遇,輦致如銅仙。瞀陋闕史乘,興衰理茫然。徒令暹羅王,望古悲涕漣。
[清代]:陳寶琛
竺教昔南暨,疑在齊梁年。鞭石造萬像,岡阜光彌天。
我僅攬其二,詫是鬼斧鐫。巨塔垣五重,龍華會其巔。
得非修羅斗,斷脰鮮一全。其一佛久仆,拽起龕欹偏。
無人踵布施,五億王面錢。馀者得諸畫,荒寒委風煙。
或于名園遇,輦致如銅仙。瞀陋闕史乘,興衰理茫然。
徒令暹羅王,望古悲涕漣。
竺教昔南暨,疑在齊梁年。鞭石造萬像,岡阜光彌天。
我僅攬其二,詫是鬼斧鐫。巨塔垣五重,龍華會其巔。
得非修羅鬥,斷脰鮮一全。其一佛久仆,拽起龕欹偏。
無人踵布施,五億王面錢。馀者得諸畫,荒寒委風煙。
或于名園遇,輦緻如銅仙。瞀陋闕史乘,興衰理茫然。
徒令暹羅王,望古悲涕漣。
唐代·陳寶琛的簡介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 陳寶琛的詩(564篇) 〕
清代:
瑞元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游。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遊。
:
歐大任
會稽人去謝浮名,曾著貂裘采藥行。醉后騎牛吹短笛,西林今聽兩三聲。
會稽人去謝浮名,曾著貂裘采藥行。醉後騎牛吹短笛,西林今聽兩三聲。
宋代:
張镃
孤棹溯霜月,還過闔廬城。系船楊柳,橋畔吹袖晚寒輕。
百尺層臺重上,萬事紅塵一夢,回首幾周星。風調信衰減,親舊總凋零。
孤棹溯霜月,還過闔廬城。系船楊柳,橋畔吹袖晚寒輕。
百尺層臺重上,萬事紅塵一夢,回首幾周星。風調信衰減,親舊總凋零。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
宋代:
高斯得
男兒獨立天地間,太華絕尖一何陗。
子房不肯下蕭曹,伯夷本自輕周召。
男兒獨立天地間,太華絕尖一何陗。
子房不肯下蕭曹,伯夷本自輕周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