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嶺
九嶺。清代。李良年。 昨者暑氣清,嵐瘴喜初散。幕府有程期,鳴鏦戒宵半。殘月不到地,松梢耿河漢。冥冥列炬移,灼灼螢火亂。空山悟無始,靜里閱昏旦。九嶺爭一隅,徑窄中每斷。我行尚層岡,仆夫復深澗。浮生付飄忽,肩腋楚人慣。不墜良偶然,履危豈無嘆。轉苦東日遲,坐待火云爛。稍稍荊扉開,人語出沙畔。前路方迢遙,平明且須飯。
[清代]:李良年
昨者暑氣清,嵐瘴喜初散。幕府有程期,鳴鏦戒宵半。
殘月不到地,松梢耿河漢。冥冥列炬移,灼灼螢火亂。
空山悟無始,靜里閱昏旦。九嶺爭一隅,徑窄中每斷。
我行尚層岡,仆夫復深澗。浮生付飄忽,肩腋楚人慣。
不墜良偶然,履危豈無嘆。轉苦東日遲,坐待火云爛。
稍稍荊扉開,人語出沙畔。前路方迢遙,平明且須飯。
昨者暑氣清,嵐瘴喜初散。幕府有程期,鳴鏦戒宵半。
殘月不到地,松梢耿河漢。冥冥列炬移,灼灼螢火亂。
空山悟無始,靜裡閱昏旦。九嶺爭一隅,徑窄中每斷。
我行尚層岡,仆夫複深澗。浮生付飄忽,肩腋楚人慣。
不墜良偶然,履危豈無歎。轉苦東日遲,坐待火雲爛。
稍稍荊扉開,人語出沙畔。前路方迢遙,平明且須飯。
唐代·李良年的簡介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諸生。與兄李繩遠、弟李符并著詩名,時稱三李。又與朱彝尊稱朱李。詩初學唐人,持格律甚嚴。古文長于議論。曾舉博學鴻儒科,罷歸。有《秋錦山房集》。
...〔
? 李良年的詩(143篇) 〕
清代:
易順鼎
柳家井畔,感傳書無路。霧閣荒唐吊龍女。便一枝、橫竹吹入湖煙,平波上、驚起老魚秋舞。
下界忒無聊,我勸銀蟾,飛到人間最空處。身世玉壺中,詩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風露。
柳家井畔,感傳書無路。霧閣荒唐吊龍女。便一枝、橫竹吹入湖煙,平波上、驚起老魚秋舞。
下界忒無聊,我勸銀蟾,飛到人間最空處。身世玉壺中,詩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風露。
宋代:
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宋代:
楊萬里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
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
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元代:
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宋代:
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雲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
陳登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心迢遞宦情微。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心迢遞宦情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