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行
北邙行。宋代。釋法泉。 前山后山高峨峨,喪車轔轔日日過。哀歌幽怨滿巖谷,聞者潛悲薤露歌。哀歌一聲千載別,孝子順孫徒泣血。世間何物得堅牢,大海須彌竟磨滅。人生還如露易晞,從來有會終別離。苦樂哀感不暫輟,況復百年驚夢馳。去人悠悠不復于,今人不會古人意。栽松起石駐墓門,欲為死者長年計。魂魄悠揚形化土,五趣茫茫井輸度。今人還葬古人墳,今墳古墳無定主。洛陽城里千萬人,終為北邙山下塵。沈迷不記歸時路,為君孤坐長悲辛。昔日送人哭長道,今為孤墳臥芳草。括狐穿穴藏子孫,耕夫撥骨尋珠寶。老木蕭蕭生野風,東西壞冢連晴空。寒食已迅誰享祀,冢畔余化寂寞紅。日月相催若浪矢,富貴賢愚盡如此。安得同游常樂鄉,縱經劫火無生死。
[宋代]:釋法泉
前山后山高峨峨,喪車轔轔日日過。
哀歌幽怨滿巖谷,聞者潛悲薤露歌。
哀歌一聲千載別,孝子順孫徒泣血。
世間何物得堅牢,大海須彌竟磨滅。
人生還如露易晞,從來有會終別離。
苦樂哀感不暫輟,況復百年驚夢馳。
去人悠悠不復于,今人不會古人意。
栽松起石駐墓門,欲為死者長年計。
魂魄悠揚形化土,五趣茫茫井輸度。
今人還葬古人墳,今墳古墳無定主。
洛陽城里千萬人,終為北邙山下塵。
沈迷不記歸時路,為君孤坐長悲辛。
昔日送人哭長道,今為孤墳臥芳草。
括狐穿穴藏子孫,耕夫撥骨尋珠寶。
老木蕭蕭生野風,東西壞冢連晴空。
寒食已迅誰享祀,冢畔余化寂寞紅。
日月相催若浪矢,富貴賢愚盡如此。
安得同游常樂鄉,縱經劫火無生死。
前山後山高峨峨,喪車轔轔日日過。
哀歌幽怨滿巖谷,聞者潛悲薤露歌。
哀歌一聲千載別,孝子順孫徒泣血。
世間何物得堅牢,大海須彌竟磨滅。
人生還如露易晞,從來有會終別離。
苦樂哀感不暫輟,況複百年驚夢馳。
去人悠悠不複于,今人不會古人意。
栽松起石駐墓門,欲為死者長年計。
魂魄悠揚形化土,五趣茫茫井輸度。
今人還葬古人墳,今墳古墳無定主。
洛陽城裡千萬人,終為北邙山下塵。
沈迷不記歸時路,為君孤坐長悲辛。
昔日送人哭長道,今為孤墳臥芳草。
括狐穿穴藏子孫,耕夫撥骨尋珠寶。
老木蕭蕭生野風,東西壞冢連晴空。
寒食已迅誰享祀,冢畔餘化寂寞紅。
日月相催若浪矢,富貴賢愚盡如此。
安得同遊常樂鄉,縱經劫火無生死。
唐代·釋法泉的簡介
釋法泉,俗姓時。隨州(今屬湖北)人。住金陵蔣山,號佛慧,深諳內典,叢林謂之泉萬卷(《羅湖野錄》卷三)。乃青原下十一世,云居舜禪師法嗣。多為名士敬崇,與蘇軾等有交往,趙抃曾師事之。晚年詔住大相國智海禪寺,未赴而卒。事見《五燈會元》卷一六、,新續高僧傳》四集卷一一。今錄詩十一首。
...〔
? 釋法泉的詩(8篇) 〕
宋代:
方一夔
招隱誰招到碧巖,自嫌黃綬映青衫。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來混圣凡。
勝賞莫辭空百盞,麗酬不記達千函。竦身便脫塵埃去,徑上清虛謝轡銜。
招隱誰招到碧巖,自嫌黃綬映青衫。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來混聖凡。
勝賞莫辭空百盞,麗酬不記達千函。竦身便脫塵埃去,徑上清虛謝轡銜。
明代:
釋函是
菊花開燦爛,溪水日潺湲。不睹黃云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遲社燕,茗盌對山村。回首成衰邁,還應望石門。
菊花開燦爛,溪水日潺湲。不睹黃雲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遲社燕,茗盌對山村。回首成衰邁,還應望石門。
明代:
袁宏道
壁上苔痕字,回頭十二年。方平猶眼底,江令是生前。
童子來扶杖,山僧試煮泉。浪中驚準出,塔下古蛟眠。
壁上苔痕字,回頭十二年。方平猶眼底,江令是生前。
童子來扶杖,山僧試煮泉。浪中驚準出,塔下古蛟眠。
明代:
王世貞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后旌,浮云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後旌,浮雲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明代:
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唐代:
李涉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
欲訪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
欲訪雲外人,都迷上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