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寺觀御賜寺內王紱溪山漁隱卷歌
惠山寺觀御賜寺內王紱溪山漁隱卷歌。清代。姚鼐。 秋陰細雨梁溪前,停舸往酌第二泉。石巖偃仰神所窟,密林寒邃風泠然。泉東穿過惠山寺,我從拄杖尋幽異。山僧手持王紱卷,語我前年寺中事。火燼竹壚山房圖,吏傳天府琳瑯賜。晃曜日月升虹霓,山僧室內瞻御題。次看王畫果神妙,清深意境窮天倪。山長水遠合氣勢,人家漁艇從幽棲。武林溪口落花出,西塞山外斜陽低。豈徒畫師今莫躋,盂端自喜非常蹊。三處題詩兩番記,宜升秘笈同璋圭。我聞貞觀天子求僧室,闇檻蘭亭一朝失。英主嗜好乃如此,豈如緗縹宮庭出。翰墨風流異代情,明廷故實村氓述。況記此間迎翠華,寄暢園蒙頻駐蹕。不賢識小宜作歌,大政元存史臣筆。
[清代]:姚鼐
秋陰細雨梁溪前,停舸往酌第二泉。石巖偃仰神所窟,密林寒邃風泠然。
泉東穿過惠山寺,我從拄杖尋幽異。山僧手持王紱卷,語我前年寺中事。
火燼竹壚山房圖,吏傳天府琳瑯賜。晃曜日月升虹霓,山僧室內瞻御題。
次看王畫果神妙,清深意境窮天倪。山長水遠合氣勢,人家漁艇從幽棲。
武林溪口落花出,西塞山外斜陽低。豈徒畫師今莫躋,盂端自喜非常蹊。
三處題詩兩番記,宜升秘笈同璋圭。我聞貞觀天子求僧室,闇檻蘭亭一朝失。
英主嗜好乃如此,豈如緗縹宮庭出。翰墨風流異代情,明廷故實村氓述。
況記此間迎翠華,寄暢園蒙頻駐蹕。不賢識小宜作歌,大政元存史臣筆。
秋陰細雨梁溪前,停舸往酌第二泉。石巖偃仰神所窟,密林寒邃風泠然。
泉東穿過惠山寺,我從拄杖尋幽異。山僧手持王紱卷,語我前年寺中事。
火燼竹壚山房圖,吏傳天府琳瑯賜。晃曜日月升虹霓,山僧室內瞻禦題。
次看王畫果神妙,清深意境窮天倪。山長水遠合氣勢,人家漁艇從幽棲。
武林溪口落花出,西塞山外斜陽低。豈徒畫師今莫躋,盂端自喜非常蹊。
三處題詩兩番記,宜升秘笈同璋圭。我聞貞觀天子求僧室,闇檻蘭亭一朝失。
英主嗜好乃如此,豈如緗縹宮庭出。翰墨風流異代情,明廷故實村氓述。
況記此間迎翠華,寄暢園蒙頻駐蹕。不賢識小宜作歌,大政元存史臣筆。
唐代·姚鼐的簡介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 姚鼐的詩(472篇) 〕
宋代:
王安中
淵明苦長饑,中年求一官。歸來蒔松菊,頗覺生理難。
我恐須出仕,未出心已寒。好謝山巨源,作吏廢游觀。
淵明苦長饑,中年求一官。歸來蒔松菊,頗覺生理難。
我恐須出仕,未出心已寒。好謝山巨源,作吏廢遊觀。
唐代:
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
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
隻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明代:
王世貞
中丞繡斧下青霄,十萬軍聲靜不囂。何限五原春草色,莫容代馬向秦驕。
中丞繡斧下青霄,十萬軍聲靜不囂。何限五原春草色,莫容代馬向秦驕。
明代:
黎貞
山中博奕閑王質,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山中博奕閑王質,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明代:
蘇葵
淫哇聲沸九韶寒,世道污隆用舍間。薄霧偶籠伊洛水,片云爭掩武夷山。
千秋遺訓乾坤意,一代成功造化慳。不有上方三尺劍,付誰當日斬權奸。
淫哇聲沸九韶寒,世道污隆用舍間。薄霧偶籠伊洛水,片雲爭掩武夷山。
千秋遺訓乾坤意,一代成功造化慳。不有上方三尺劍,付誰當日斬權奸。
:
趙文漪
春光暗把流年換,休解相思。紅豆開時。好趁東風折一枝。
云涯望里長干路,乍怯單衣。細雨霏微。舊日池臺燕未歸。
春光暗把流年換,休解相思。紅豆開時。好趁東風折一枝。
雲涯望裡長幹路,乍怯單衣。細雨霏微。舊日池臺燕未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