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示眾無分彼此
水調歌頭 示眾無分彼此。元代。李道純。 道釋儒三教,名殊理不殊。參禪窮理,只要抱本返元初。解得一中造化,便使三元輻輳,宿疾普消除。屋舍既堅固,始可立丹爐。煉還丹,全太極,采玄珠。的端消息,采將坎有補離無。若也不貪不愛,直下離聲離色,神氣總歸虛。了達一切相,赤子出神廬。
[元代]:李道純
道釋儒三教,名殊理不殊。參禪窮理,只要抱本返元初。解得一中造化,便使三元輻輳,宿疾普消除。屋舍既堅固,始可立丹爐。煉還丹,全太極,采玄珠。的端消息,采將坎有補離無。若也不貪不愛,直下離聲離色,神氣總歸虛。了達一切相,赤子出神廬。
道釋儒三教,名殊理不殊。參禪窮理,隻要抱本返元初。解得一中造化,便使三元輻輳,宿疾普消除。屋舍既堅固,始可立丹爐。煉還丹,全太極,采玄珠。的端消息,采將坎有補離無。若也不貪不愛,直下離聲離色,神氣總歸虛。了達一切相,赤子出神廬。
唐代·李道純的簡介
李道純 ,湖南都梁(武岡)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精于內丹學。李道純博學多才,他的內丹理論兼容并包,系統非常完整。其師王金蟾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純融合內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內丹理論以“守中”為要訣。 故后人稱其為內丹學中的中派。
...〔
? 李道純的詩(190篇) 〕
宋代:
曾鞏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饌雨余收白蕈,客樽秋后對紅英。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饌雨餘收白蕈,客樽秋後對紅英。
: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願,一片鄉心度夕陽。
清代:
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雲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宋代:
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願百金易。
宋代:
釋道潛
白水茫茫天四空,黃昏小雨濕春風。五更百舌催殘夢,月到官河柳影中。
白水茫茫天四空,黃昏小雨濕春風。五更百舌催殘夢,月到官河柳影中。
明代:
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