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歸天寧萬年禪院
送僧歸天寧萬年禪院。宋代。李宗諤。 師住天臺寺,天臺水石幽。眼前皆勝境,門下盡名流。法號君恩賜,精藍國力修。渡杯來鳳闕,振錫謁珠旒。內殿從容對,神都委曲游。高僧類雪鶴,歸思在林丘。御札全編得,宸毫幾處收。遙思到時節,煙樹赤城秋。
[宋代]:李宗諤
師住天臺寺,天臺水石幽。
眼前皆勝境,門下盡名流。
法號君恩賜,精藍國力修。
渡杯來鳳闕,振錫謁珠旒。
內殿從容對,神都委曲游。
高僧類雪鶴,歸思在林丘。
御札全編得,宸毫幾處收。
遙思到時節,煙樹赤城秋。
師住天臺寺,天臺水石幽。
眼前皆勝境,門下盡名流。
法號君恩賜,精藍國力修。
渡杯來鳳闕,振錫謁珠旒。
內殿從容對,神都委曲遊。
高僧類雪鶴,歸思在林丘。
禦劄全編得,宸毫幾處收。
遙思到時節,煙樹赤城秋。
唐代·李宗諤的簡介
李宗諤(964-1012年五月),字昌武,深州饒陽人,李昉之子。生于宋太祖乾德二年,卒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五月,年四十九歲。七歲能屬文。恥以父任得官,獨由鄉舉第進士,授校書郎。又獻文自薦,遷秘書郎,集賢校理,同修起居注。真宗時,累拜右諫議大夫初,昉居三館兩制之職,不數年,宗諤并踐其地。風流儒雅,藏書萬卷。內行淳至,尤好勤接士類,獎拔后進。宗諤工隸書,為西昆體詩人之一。著有文集六十卷,內外制三十卷,預修太宗實錄、續通典,又作家傳談錄,均并行于世。
...〔
? 李宗諤的詩(14篇) 〕
明代:
林薦
愿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願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
朱帆
汨水騷人骨,還鄉瘞秭歸。巫山鄰楚女,香澗近明妃。
莫道文章顯,須知愿向非??蓱z詩共酒,長與世相違。
汨水騷人骨,還鄉瘞秭歸。巫山鄰楚女,香澗近明妃。
莫道文章顯,須知願向非??蓱z詩共酒,長與世相違。
宋代:
釋行鞏
領得溈山笑里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后,了得三年五載燒。
領得溈山笑裡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後,了得三年五載燒。
:
郭登
霜重梧桐葉漸飛,淺黃欺綠上荷衣。
鱸肥江上秋將晚,酒熟山中客未歸。
霜重梧桐葉漸飛,淺黃欺綠上荷衣。
鱸肥江上秋將晚,酒熟山中客未歸。
唐代:
馬戴
夕陽逢一雨,夜木洗清陰。露氣竹窗靜,秋光云月深。
煎嘗靈藥味,話及故山心。得意兩不寐,微風生玉琴。
夕陽逢一雨,夜木洗清陰。露氣竹窗靜,秋光雲月深。
煎嘗靈藥味,話及故山心。得意兩不寐,微風生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