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浙東王大夫二首
獻浙東王大夫二首。唐代。方干。 出鎮當時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堯年。到來唯飲長溪水,歸去應將一個錢。吟處美人擎筆硯,行時飛鳥避旌旃。四方皆是分憂寄,獨有東南戴二天。王臣夷夏仰清名,領鎮猶為失意行。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譽將星月同時朽,身應山河滿數生。泥滓云霄至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唐代]:方干
出鎮當時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堯年。到來唯飲長溪水,
歸去應將一個錢。吟處美人擎筆硯,行時飛鳥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憂寄,獨有東南戴二天。
王臣夷夏仰清名,領鎮猶為失意行。已見玉璜曾上釣,
何愁金鼎不和羹。譽將星月同時朽,身應山河滿數生。
泥滓云霄至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出鎮當時移越俗,緻君何日不堯年。到來唯飲長溪水,
歸去應將一個錢。吟處美人擎筆硯,行時飛鳥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憂寄,獨有東南戴二天。
王臣夷夏仰清名,領鎮猶為失意行。已見玉璜曾上釣,
何愁金鼎不和羹。譽將星月同時朽,身應山河滿數生。
泥滓雲霄至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唐代·方干的簡介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
? 方干的詩(284篇) 〕
清代:
陶在銘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干頃白鷗煙。
清時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翛然。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幹頃白鷗煙。
清時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翛然。
: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願,一片鄉心度夕陽。
明代:
李云龍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云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岳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雲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嶽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
宋代:
王庭圭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隻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宋代:
陳絳
勸君莫辭滿酌酒,瑤林瓊木皆良友。
就中此會難暫忘,一年兩經九月九。
勸君莫辭滿酌酒,瑤林瓊木皆良友。
就中此會難暫忘,一年兩經九月九。
清代:
沙元炳
滿面英靈氣。有平生、撐腸拄腹,五千文字。讀破詩書兼讀律,打疊通何再世。
奈舉目、河山都異。論語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經生事。
滿面英靈氣。有平生、撐腸拄腹,五千文字。讀破詩書兼讀律,打疊通何再世。
奈舉目、河山都異。論語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經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