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帶湖佳處
洞仙歌·帶湖佳處。宋代。楊炎正。 帶湖佳處,仿佛真蓬島。曾對金樽伴芳草。見桃花流水,別是春風,笙歌里,誰信東君曾老。功名都莫問,總是神仙,買斷風光鎮長好。但如今,經國手,袖里偷閑,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凌煙,卻旋買扁舟,歸來聞早。
[宋代]:楊炎正
帶湖佳處,仿佛真蓬島。曾對金樽伴芳草。見桃花流水,別是春風,笙歌里,誰信東君曾老。功名都莫問,總是神仙,買斷風光鎮長好。但如今,經國手,袖里偷閑,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凌煙,卻旋買扁舟,歸來聞早。
帶湖佳處,仿佛真蓬島。曾對金樽伴芳草。見桃花流水,別是春風,笙歌裡,誰信東君曾老。功名都莫問,總是神仙,買斷風光鎮長好。但如今,經國手,袖裡偷閑,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淩煙,卻旋買扁舟,歸來聞早。
唐代·楊炎正的簡介
楊炎正(1145—?)字濟翁,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楊萬里之族弟。慶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鏜,為寧縣簿。六年,除架閣指揮,尋罷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論劾,詔與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論罷,改知瓊州,官至安撫使。楊炎正與辛棄疾交誼甚厚,多有酬唱。
...〔
? 楊炎正的詩(69篇) 〕
清代:
李英
偶結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
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游北固,曾作釣鱸人。
偶結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
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遊北固,曾作釣鱸人。
唐代:
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裡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雲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隻有松根與柏槎。
明代:
張孟兼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干。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幹。
南北朝:
鄒浩
難弟難兄強氏子,太學聲名聳多士。同時流輩久公卿,猶傍短檠業文史。
今年鑒拔貢辟廱,伯仲皆升從此起。集英春曉拱天臨,龍頭妙絕人間喜。
難弟難兄強氏子,太學聲名聳多士。同時流輩久公卿,猶傍短檠業文史。
今年鑒拔貢辟廱,伯仲皆升從此起。集英春曉拱天臨,龍頭妙絕人間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