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見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詠應制
雜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見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詠應制。唐代。崔元翰。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時。羅生密葉交綠蔓,欲布清陰垂紫蕤。已帶朝光暖,猶含輕露滋。遙依千華殿,稍上萬年枝。余芳連桂樹,積潤傍蓮池。豈如幽谷無人見,空覆荒榛雜兔絲。圣心對此應有感,隱跡如斯誰復知。懷賢勞永嘆,比物賦新詩。聘丘園,訪茅茨,為謝中林士,王道本無私。
[唐代]:崔元翰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時。
羅生密葉交綠蔓,欲布清陰垂紫蕤。
已帶朝光暖,猶含輕露滋。
遙依千華殿,稍上萬年枝。
余芳連桂樹,積潤傍蓮池。
豈如幽谷無人見,空覆荒榛雜兔絲。
圣心對此應有感,隱跡如斯誰復知。
懷賢勞永嘆,比物賦新詩。
聘丘園,訪茅茨,為謝中林士,王道本無私。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時。
羅生密葉交綠蔓,欲布清陰垂紫蕤。
已帶朝光暖,猶含輕露滋。
遙依千華殿,稍上萬年枝。
餘芳連桂樹,積潤傍蓮池。
豈如幽谷無人見,空覆荒榛雜兔絲。
聖心對此應有感,隱跡如斯誰複知。
懷賢勞永歎,比物賦新詩。
聘丘園,訪茅茨,為謝中林士,王道本無私。
唐代·崔元翰的簡介
崔元翰,名鵬,字以行,唐博陵安平(今河北博野)人。生于唐玄宗開元十七年(729),卒于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狀元及第,而且是連中三元,歷史上第一個連中三元的人。該科進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禮部侍郎于邵。試題《白云起封中賦》等。
...〔
? 崔元翰的詩(6篇) 〕
清代:
丘逢甲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
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
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
清代:
敦敏
浮云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浮雲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元代:
楊允孚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禦道聲聲駝鼓來。
宋代:
李綱
小童又報雪花飛,深炷爐煙欲起時。淅瀝乍聞經竹葉,飄蕭初看著松枝。
南人共訝何曾見,北顧深顰有所思。牢落無言自搔首,卻驚華發頓成絲。
小童又報雪花飛,深炷爐煙欲起時。淅瀝乍聞經竹葉,飄蕭初看著松枝。
南人共訝何曾見,北顧深顰有所思。牢落無言自搔首,卻驚華發頓成絲。
:
饒宗頤
云廊水院日初紅。馀雪昨宵融。一春收拾入簾櫳。
會意有飛蟲。
雲廊水院日初紅。馀雪昨宵融。一春收拾入簾櫳。
會意有飛蟲。
明代:
李之世
空江禪院杳無蹤,浩劫何年此地逢。金像有靈浮浪出,石碑無字半坭封。
溪邊網得前朝缽,海上人收古殿鐘。十載經游渾一夢,依稀還記寺門松。
空江禪院杳無蹤,浩劫何年此地逢。金像有靈浮浪出,石碑無字半坭封。
溪邊網得前朝缽,海上人收古殿鐘。十載經遊渾一夢,依稀還記寺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