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林鶴年的詩 >
五月十三日臺(tái)北激于和議兵民交變偕家太仆遵旨內(nèi)渡倉皇炮燹巨浪孤舟瀕于危者屢矣虎口馀生詩以志痛 其二
五月十三日臺(tái)北激于和議兵民交變偕家太仆遵旨內(nèi)渡倉皇炮燹巨浪孤舟瀕于危者屢矣虎口馀生詩以志痛 其二
五月十三日臺(tái)北激于和議兵民交變偕家太仆遵旨內(nèi)渡倉皇炮燹巨浪孤舟瀕于危者屢矣虎口馀生詩以志痛 其二。清代。林鶴年。 半壁斜陽列嶼空,大江王氣黯艟艨。依來劉表原非策,哭到唐衢共效忠。萬里隨槎虛奉使,千秋孤注誤和戎。早聞馬后書生諫,得失何心語塞翁。
[清代]:林鶴年
半壁斜陽列嶼空,大江王氣黯艟艨。依來劉表原非策,哭到唐衢共效忠。
萬里隨槎虛奉使,千秋孤注誤和戎。早聞馬后書生諫,得失何心語塞翁。
半壁斜陽列嶼空,大江王氣黯艟艨。依來劉表原非策,哭到唐衢共效忠。
萬裡隨槎虛奉使,千秋孤注誤和戎。早聞馬後書生諫,得失何心語塞翁。
唐代·林鶴年的簡介
(1847—1901)清福建安溪人,字氅云,又字鐵林,晚號(hào)怡園老人。光緒八年舉人。官工部郎中,保道員,加按察使銜。少有大志,好談兵,時(shí)人比之杜牧、陳亮。中年渡海至臺(tái)灣,客唐景崧幕中。與林時(shí)甫籌海防,毀家紓難,抗御日寇。內(nèi)渡后,鄉(xiāng)人延聘掌教書院,辟怡園于廈門鼓浪嶼,越十余年卒。工詩享才名,嘗往來泉州、廈門間,與龔顯會(huì)、黃貽楫、陳棨仁諸人結(jié)社酬唱。有《福雅堂詩集》。
...〔
? 林鶴年的詩(15篇) 〕
清代:
樊增祥
雁不堪聞,雞還無用。五更風(fēng)里銀釭凍。紙窗猶道月光明,羅衾祇覺春寒重。
玉樹朝新,雕輪曉動(dòng)。馬蹄踏破瓊瑤巷。江南已是牡丹時(shí),并門尚作梨花夢(mèng)。
雁不堪聞,雞還無用。五更風(fēng)裡銀釭凍。紙窗猶道月光明,羅衾祇覺春寒重。
玉樹朝新,雕輪曉動(dòng)。馬蹄踏破瓊瑤巷。江南已是牡丹時(shí),并門尚作梨花夢(mèng)。
明代:
薛侃
元?dú)庵芫袍颍瑫r(shí)闔亦時(shí)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tái)。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顏回。
元?dú)庵芫袍颍瑫r(shí)闔亦時(shí)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tái)。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顔回。
宋代:
韓淲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討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觴酌時(shí)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討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觴酌時(shí)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
金幼孜
玉堂清切地,瀟灑出氛埃。雨點(diǎn)疏疏過,天香冉冉來。
隔花鶯歷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玉堂清切地,瀟灑出氛埃。雨點(diǎn)疏疏過,天香冉冉來。
隔花鶯曆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清代:
允祥
歷歷三時(shí)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
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
曆曆三時(shí)況,如陳《七月》篇。秋雲(yún)青甸裡,春雨綠疇邊。
聖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幹}意,總向畫圖傳。
宋代:
錢聞詩
面對(duì)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面對(duì)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