蠖屈求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蠖:昆蟲名,行時屈伸其體。比喻人不遇時,則屈身求隱,待來日再展宏圖。
出處《周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例子蓋聞蠖屈求伸,非終于屈,龍潛或躍,匪固于潛。(明 劉基《誠意伯文集》第八卷)
基礎信息
拼音huò qū qiú shēn
注音ㄏㄨㄛˋ ㄑㄨ ㄑ一ㄡˊ ㄕㄣ
繁體蠖屈裘伸
感情蠖屈求伸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等待東山再起。
近義詞蠖屈不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敬業樂群(意思解釋)
- 披肝瀝膽(意思解釋)
- 引鬼上門(意思解釋)
- 丑聲遠播(意思解釋)
- 進本退末(意思解釋)
- 趕盡殺絕(意思解釋)
- 陳言務去(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臨危受命(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出頭露面(意思解釋)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釋)
- 偶一為之(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專心一志(意思解釋)
- 骨肉之親(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綠林強盜(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蠖屈求伸的意思解釋、蠖屈求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衣錦褧衣 | 錦衣外面再加上麻紗單罩衣,以掩蓋其華麗。比喻不炫耀于人。 |
倒栽蔥 | 指栽跟斗時頭先著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慘重的失敗。 |
假公濟私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當仁不讓 |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
掉以輕心 | 掉:原意為搖擺;現只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不認真當回事。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膽寒發豎 | 形容恐怖之極。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洗耳恭聽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恭:恭敬地。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無聲無息 |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土生土長 | 當地生長的。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
遙遙無期 | 遙遙:很遠。指日期遙遠得很。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
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爾虞我詐 | 爾:你;虞:猜測。意思是我騙你;你騙我;互相欺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