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諭
諭
〈動〉
(1) (形聲。從言,俞聲。本義:舊時上告下的通稱。也指告訴)
(2) 同本義 [instruct;tell]
諭,告也。——《說文》
以諭九稅之利?!吨芏Y·掌交》
訝士掌四方之獄訟,諭罪刑于邦國。——《周禮·秋官》
(3) 又如:諭葬(圣上發旨的葬儀);面諭;諭知(告諭而使人知曉)
(4) 明白、懂得 [understand;see]
諭,曉也。——《廣雅》
教之以事而諭諸德者也。——《周禮·師氏》注
其言多當矣,而未諭也?!盾髯印と逍А?/p>
又不能諭其內志。——《漢書·文帝紀》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稇饑摺の翰摺?/p>
詞性變化
◎ 諭
諭
〈名〉
(1) 舊時用指上對下的文告、指示 [instruction]
這可得便來諭,著魏子英拿 沙龍?!缎∥辶x》
(2) 又如:來諭;手諭;賜諭
(3) 告誡的言辭 [edict]
(4) 比喻 [analogy]
請以市諭,市朝則滿,夕則虛。——《戰國策》
康熙字典
諭【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羊戍切《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說文》告也?!额惼窌砸?。《韻會》及其未悟,告之使曉?!斗Y梁傳·桓六年》修敎明諭國道也?!抖Y·祭義》諭其志意?!妒琛肥棺9賳櫢婀砩?,曉諭鬼神以志意?!吨芏Y·秋官》訝士掌四方之獄訟,諭罪
于邦國?!对]》告曉以麗罪,及制
之本意。《疏》諭爲曉,故曰告曉。《戰國策》寡人諭矣?!对]》諭,曉也?!秴斡[·離謂篇》言者以諭意也?!痘茨献印ぶ餍g訓》衰絰菅屨,辟踴哭泣,所以諭哀也。《註》諭,明也。
又《玉篇》譬諭也?!肚皾h·賈誼傳》誼追傷屈原,因以自諭。《師古註》諭,譬也。
又《廣雅》諫也。
又官名?!短茣ぐ俟僦尽酚凶笥抑I德。
又縣名。《晉書·地理志》新諭縣,屬荊州安成郡,吳置?!短茣さ乩碇尽氛兄I縣,屬錦州,垂拱三年置。
又姓?!稄V韻》東晉有諭歸,豫章人,撰《西河記》。何承天云:音樹。
又《玉篇》他口切,偸上聲。誘也。《集韻》或作喩。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諭【卷三】【言部】
告也。從言俞聲。羊戍切
說文解字注
(諭)告也。凡曉諭人者、皆舉其所易明也。周禮掌交注曰。諭、告曉也。曉之曰諭。其人因言而曉亦曰諭。諭或作喻。從言。俞聲。羊戎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