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與諸子登虢州西亭觀眺》鑒賞
原文
亭高出鳥外,客到與云齊。
樹點千家小,天圍萬嶺低。
殘虹掛陜北,急雨過關西。
酒榼緣青壁,瓜田傍綠溪。
微官何足道,愛客且相攜。
唯有鄉園處,依依望不迷。
賞析
詩的一開頭點出登亭。第一句寫自下而上望去,西亭高出鳥外,從登前寫亭高。第二句寫登臨后向四周望,身與浮云相齊,從登后寫字高。三、四兩句開始寫登亭后的“觀眺”。用山下的點點樹影,千村萬落和眼前的蒼天,腳下的群山烘托“亭高”,并構織出遼遠的畫面。五、六兩句以西亭所見景物。點出登臨時的天氣?!皻埡纭?、“急雨”,都符合夏末秋初天氣特征,從而暗示“早秋”。一“掛”一“過”,一靜一動,景象十分生動;而從“陜北”、“關西”兩個大的方位來寫,尤其符合登高的特點,場面遼遠而開闊。七、八兩句由遠眺寫到近觀,均從顏色著筆來寫,陡峭“青壁”,彎彎“綠溪”,加上“灑榼”、“瓜田”,把山上山下風光寫得別有風致。
以上由登亭寫到觀眺,以下寫登亭觀跳所感?!拔⒐佟眱删浞从持娙说牟坏靡?,但卻出之以放達之語;而詩的最后兩句“唯有鄉園處,依依望不迷”,才寫出真心思:對長安的留戀,其中包含政治上的希望,如“明主雖然棄,丹心亦未休”(《題虢州西樓》),所反映的顯然不單是鄉土之情?!巴弊忠簿妥匀徽諔祟}目“觀眺”二字。
這篇作品以“高亭”為觀察點,以“觀眺”為線索,開頭寫登亭,接著六句寫登亭“觀眺”所見,結尾四句寫登亭“觀眺”所感,層次井然有序。此詩雖為五古,中間寫“觀眺”六句卻兩兩對偶,上下兩句分別從不同角度構成生動畫面。最后兩句在上文登高遠眺基礎上,仍扣應“觀眺”二字來寫所感,線索清楚,結構完整。
岑參簡介
唐代·岑參的簡介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