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晏殊的詩 > 清平樂

清平樂

[宋代]:晏殊

春來秋去。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闌人散忡忡。閑階獨倚梧桐。記得去年今日,依前黃葉西風。

清平樂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來秋去,往事該到哪里重尋?天氣漸寒,燕子南歸飛去,蘭草上也沾滿露珠,如在悲啼。時光啊,千留萬留也留不住。

飲酒過后,客人已散,我滿懷憂傷,無聊的來到階前,獨自倚著梧桐樹?;叵肫鹑ツ杲袢眨瑯邮俏黠L蕭瑟,黃葉亂舞。

注釋

清平樂(yuè):詞牌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兩個樂調命名。雙調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韻,下片三平韻。

春來秋去: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蘭泣露:蘭花在露中哭泣。泣露:蘭花上露水滴下來像哭泣的淚水。

光景:風光景色。千留:千百遍地挽留。

酒闌:飲酒結束。闌:闌珊,將盡。忡忡(chōng):憂愁的樣子。

閑階:猶言空階。梧桐:梧桐樹,落葉喬木。

參考資料:

1、費振剛主編 陶爾夫 楊慶辰.中國歷代名家流派詞傳 晏歐詞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6頁

2、劉逸生.晏殊晏幾道詞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年:第21頁

清平樂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具體創作年份已不詳。晏殊詞多表現因時序變換的傷感情緒,這實際上正是封建社會從中晚唐以來“遲暮黃昏”的時代心理的反映。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晏殊詞,認為晏詞“但一灑落,一悲壯耳”,這正點明了晏詞表現了時代心理之悲。在這首《清平樂》中也表達了此種感受。

參考資料:

1、徐海榮.中國社會生活文庫 中國酒事大典:華夏出版社,2002年:第342頁

清平樂鑒賞

  上片感慨“往事”千留不住。集中表現主人公對于時光流逝、好景美事永遠消泯的無奈和悵恨。首二句,言季節變換如此之快,春來又秋去,“往事”卻不知到何處尋覓。嘆日月不居,時序循環,時間流逝,前事難尋。“往事”(從下片所述可知,這是指去年今日黃葉西風之中與情人在酒宴上的歡會)不可追,伊人不再來。這已經暗伏本篇的抒情主旨在內。后二句,承“春來秋去”而來,言秋光將逝,眼見燕子往南飛,幽蘭帶露,像是因悲秋而哭泣,主人公也黯然神傷,從心底無數次地發出挽留秋光的呼喚,但是毫無用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燕子于秋而飛歸了,蘭葉上凝聚露珠如泣淚,美好的光景即使千百次的挽留也牽不住,主人公深切地懷念“往事”,或許是佳人見不得,“燕子歸飛”形象的比喻;深情地挽留秋光,時光更是留不得。那份悵恨與無奈,仿佛跟“蘭泣露”似的。挽留“秋光”,正是要留住“往事”,留住“燕子”,期盼再與佳人相會。然而這一切都成空,能不愁嗎。

  下片,定格于閑階梧桐下獨自感傷的抒情主人公的特寫鏡頭,既寫其感傷的形貌,亦托現其感傷的內心。前二句補足上片,由景入情,窮形盡相,寫其孤獨之狀,徘徊之態。喝酒,是為了留住景光,消釋哀傷,可是,酒闌人散后,更感到空虛和惆悵。后二句直探心靈深處,揭示其心事重重的原因——對景懷人。表現了詞人心靈深處長久的憂傷,黃葉西風,年年如是,自然界代謝是必然的規律,對著無法挽回的事物,他體認到人生的無常了。“去年今日”,“黃葉西風”,以今比昔,平添幾分厚重之感,頗有幾分耐人尋味之處。

  這首詞抒寫別愁。此詞特寫鏡頭:“酒闌人散忡忡,閑階獨倚梧桐?!本蒲缫呀浗Y束,熱鬧的場面不復,令人憂愁不安,無可奈何地倚靠著臺階旁的梧桐樹發呆。這一孤獨情景,既感慨從酒宴上得到的暫時慰藉,竟如此快就沒了,反而加重了愁怨;使自己憶起“往事”,陷于深深的憂慮不安之中。于是,結尾直接抒寫:“記得去年今日,依前黃葉西風?!蹦X子里清楚地記得,也是去年的今日,依然是秋季,西風勁吹,黃葉凋零的時候,與佳人相會分別,點出“秋愁”——惆悵情懷,是因憶舊懷人的緣故。

晏殊簡介

唐代·晏殊的簡介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 ? 晏殊的詩(368篇)

猜你喜歡

相和歌辭。公無渡河

唐代王建

渡頭惡天兩岸遠,波濤塞川如疊坂。幸無白刃驅向前,
何用將身自棄捐。蛟龍嚙尸魚食血,黃泥直下無青天。
男兒縱輕婦人語,惜君性命還須取。婦人無力挽斷衣,

識夢

明代陶益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托舊緣。

過蓋竹作二首 其一

宋代朱熹

二月春風特地寒,江樓獨自倚欄干。個中詎有行藏意,且把前峰細數看。

用鹽政姚德寬韻

元代耶律楚材

乃祖開元柱石臣,云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送彭待制知瀛州

宋代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次吳白樓卷中韻

明代林俊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老今誰在,風雨重陽句尚傳。

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