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曹操的詩 > 精列

精列

[兩漢]:曹操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

莫不有終期。圣賢不能免,何為懷此憂?

愿螭龍之駕,思想昆侖居。

思想昆侖居。見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萊。

志意在蓬萊。周孔圣徂落,會稽以墳丘。

會稽以墳丘。陶陶誰能度?君子以弗憂。

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

精列譯文及注釋

譯文

萬物初生,化育萬物,終始循環,難道大自然就沒有終結的時候嗎?

自然萬物都有自己的終期,即使是古代的圣賢也不能避免,那為什么還要為生命走向盡頭而擔憂呢?

但愿那無角的螭龍能為我駕車,將我帶到魂牽夢繞的昆侖山。

心里想著神仙居住的昆侖山,期望看到山上的神靈怪異。我還有一個心愿是到海上去看一看蓬萊仙山。

我最大的心愿是到蓬萊仙山求得長生啊。可是,品德高尚的周公和孔圣人也要死去。會稽山上的墳塋就埋葬著大禹這樣偉大的君主。

大禹這樣偉大的君主也埋葬在會稽山上。古往今來,有誰能度過漫長的歲月,永世長存呢?心胸曠達的人應該不會為死而感到擔憂。

不知不覺中已到了垂暮之年,時間匆匆地過去,來日不多啊,這又有什么辦法呢?

注釋

精列:樂府舊題。精,指精神靈氣,古人認為這是生命的本原。列,同裂,分解。精氣分解指人的衰老或死亡。有人認為“精列”即鹡鸰,亦即精衛,也有人認為是精要之語的強調重列。

厥:其,此處指代萬物。

造化:天地自然。陶物:即造就萬物。陶,制作瓦器,引申為化育、造就、培養等。

何為:為何,為什么。

螭(chī)龍:傳說中無角的龍。

昆侖: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西方神山,被稱為中國山脈的“太祖山”。有人認為此處昆侖暗指曹操尋得的風水寶地鏵尖垴。

見期:期望見到。迂怪:神靈怪異。

志意:心愿。蓬萊:古代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名,是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亦常泛指仙境。另一說,西漢元光二年(前133),漢武帝東巡至蓬萊,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為“蓬萊”。 今山東省煙臺市下轄有蓬萊市。有人認為曹操以昆侖、蓬萊之際暗指魏國疆土。

徂(cú)落:同“殂落”,死亡。

會(kuài)稽:此處指會稽山,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南部,是中國五大鎮山之南鎮。相傳大禹東巡,在會稽山大會諸侯,病死后葬于會稽山。

陶(yáo)陶:漫長的意思。此指漫長的歲月。一說快樂的樣子。度(duó):估計,推測。

君子:指心胸寬廣,有作為、有見識的人。弗:不。

時過:一作“過時”。微:少,微小。

參考資料:

1、張可禮 宿美麗 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40-42

精列創作背景

  從詩中“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兩句推測,此詩當作于曹操的晚年時期。曹操愛好音樂,今存他的詩歌全是樂府詩。有些詩歌有可能是即興唱出的,內容時轉時斷時續,并沒有經過嚴密的構思。這首詩就是這樣。

參考資料:

1、張可禮 宿美麗 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40-42

精列鑒賞

  此詩為曹操游仙詩代表作,真實地反映了一代政治家曹操希望完成統一大業,而又無法挽留時光的感傷。

  全詩大致可分四節。第一節六句,意謂自然造就的萬物,包括賢能的圣人都難免死亡。死亡是必然的,不必為死亡而憂傷。但由于長生不死傳說的影響,曹操又產生了幻想,于是接下去的第二節五句,由寫現實的人間轉寫幻想的仙境,表現了對長壽的期望。但仙境畢竟是虛幻的,因此接著第三層六句,又轉寫現實的人間,寫周公、孔子和大禹這樣的圣人都死去了,說明沒有人能夠長生久存。明智者不必為生命短暫而憂傷。最后一節用兩句詩收束,發出了“年之暮奈何”的感慨,表現了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短暫的無奈。

  晚年的曹操隨著生命的流逝,越發感覺到自己的有生之年要完成統一大業的難度。這首詩寫的是曹操對生命與神仙的思考。一方面,曹操也幻想著“螭龍之駕”,生活在“昆侖”、“蓬萊”之中;另一方面,他并沒有沉湎于自己的幻想,而是清醒地知曉,神仙世界僅是幻想而已。因為“厥初生,造劃之陶物,莫不有終期”,即使是圣人賢人也會死亡,沒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因此曹操自我安慰說“君子以弗憂”。既然明白神仙世界是虛幻的,生命必然會走向終結,那么詩人就應該樂天知命,不服憂愁了吧?恰恰相反,理性的詩人對此的確明白,但他憂愁依舊。“憂”在詩中二度出現,“何為懷此憂”、“君子以弗憂”。憂愁其實一直伴隨著詩人,并不以詩人的理性清醒而逃遁。“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是晚年曹操心頭永遠的痛。此詩清晰真誠地袒露出晚年曹操的心理世界。這一心理世界,復雜而微妙。

  曹操素懷統一華夏之志,但是,“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年已遲暮的曹操尚未完成他的事業,于是他想到要去昆侖、蓬萊尋求長生之術,來完成他未竟的事業。但是,正當他沉浸在陶陶快意的遐想中時,現實與期想的矛盾,又使他發出了“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的感嘆。

曹操簡介

唐代·曹操的簡介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 ? 曹操的詩(60篇)

猜你喜歡

十六字令 其二

清代洪炳文

簾。一幅湘紋壓小檐。微雨度,響戛玉鉤尖。

雜詩九首 其七

明代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荷池小立

宋代楊萬里

點鐵成金未是靈,若教無鐵也難成。

阿誰得似青荷葉,解化清泉作水精。

送陳宜山廷尉奉召北上

明代湛若水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斗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云邊。

八寶妝

清代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洞仙歌·迂翁年丈屬題王石谷田居圖,圖為龔蘅圃侍御作

近現代袁榮法

清暉圣趣,一抹風光好。夢墮玲瓏玉峰老。想山莊、紅藕染遍前汀,香密處、醞釀詩情多少。

主人今健者,自拭縹題,時復裁冰寫孤抱。似向畫圖中,商略煙云,描摩出、田居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