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柳宗元的詩 > 入黃溪聞猿

入黃溪聞猿

[唐代]: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

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入黃溪聞猿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黃溪的小路彎彎曲曲千里綿延,不知從哪兒傳來了猿猴的哀鳴?

孤獨無助的臣下早己衫濕淚盡,枉然徒勞發出凄哀斷腸的悲聲。

注釋

黃溪:在今永州境內,水出雙牌縣陽明山后龍洞,流經芝山區,入祁陽縣,至白水入湘江。

孤臣:孤立無援、憂心國事的臣下。

虛作:空作,徒作。

斷腸聲:指哀猿悲鳴。

入黃溪聞猿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憲宗元和七年(812年)。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柳宗元參加王叔文新政改革。憲宗即位(806年),參與永貞革新者均遭貶黜。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寫作此詩時,在永州貶所已七年之久。詩人隨永州刺史赴黃溪黃龍祠祈雨,中途聽到猿猴哀鳴,遂有感而作。

參考資料:

1、趙乃增編著.好風如水:唐詩賞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143

入黃溪聞猿鑒賞

  這首詩首句緊承“題中意”而來,從“溪略”寫起,使人開篇即進入“溪路千里曲”的山間小溪境界。開篇明義,單刀直入,省去許多閑筆。“千里”極言“溪路”之長,“曲”字極繪“溪路”之形。“千里”而又“曲”,可見“溪路”依山就勢、蜿蜒曲折之態。次句點題,寫“聞猿”。“哀猿何處鳴?”正是“兩岸猿聲啼不住”,時斷時續,此起彼伏,只聞其聲,不見其形。山勢之陡峭,森林之莽蒼,“溪路”曲折回旋,山水相連又相隔,盡在不言之中。正因為“溪路千里曲”,故不知“哀猿何處鳴”。“猿”前著一“哀”字,富于感情色彩。詩人此時,正處在寂寞、凄愴、哀怨的心境之中,由情及景,故所聞“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以上兩句,一從視覺上寫“溪路”,一從聽覺上寫“猿鳴”,而“千里曲”與“何處鳴”又互相映襯,“入黃溪”后的情景宛然清晰。

  這樣寫,尚屬平常,當讀到三四句時,才使人品出“奇趣”來。詩承上,緊扣“聞猿”寫感受。君不聞:“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寫的是古代漁民舟子的痛苦生活,故聞猿鳴而下淚,倍感其聲凄厲。詩人理當“猿鳴三聲淚滂沱”才是。然而不然,詩卻說:言下之意:孤寂的我早已被貶邊州,申訴無效,前途無望;淚已流干,愁腸寸斷;這哀猿聲聲,徒自空嘯,我已經沒有淚可流,沒有腸可斷了。這看似“反常”的寫法,卻更深沉地道出了詩人難以言狀的身世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極度的惆悵和痛苦。

  此詩頭二句寫景,景為情設;后二句抒情,情由景生。溶情于景,情景交融,自不必說。妙在抒情不落俗套。蘇東坡曾說:“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

  詩人聞哀猿長嘯,不寫“淚沾裳”而說“淚已盡”,不寫“腸欲斷”而說“腸已斷”,由此帶出一個擲地有聲的“虛”字來——“虛作斷腸聲”。就本應“猿鳴三聲淚沾裳”的常理來說,是“反常”;就實際“孤臣淚已盡”的心境來說,又是“合道”——合乎淚盡愈苦之道。所謂“翻出新意”,所謂“奇趣”,正在這“反常合道”之中。詩人所以“自放山澤間”,原是為了借山水以遣悲懷,然而結果正如李白所說借酒澆愁一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掩卷沉思,詩人遭遇之不幸,生活之痛苦,情思之含蓄,寄慨之深遠,都包孕在這二十字之中。詩的藝術魅力正在于此。

柳宗元簡介

唐代·柳宗元的簡介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 柳宗元的詩(193篇)

猜你喜歡

寄王鍊師

元代胡奎

安期入東海,采藥三蓬萊。東窗綠玉樹,歲歲見花開。

弭節昆丘圃,吹笙閬風臺。翱翔綵云里,揮手招我來。

贈老醫

明代王恭

賣藥囊中況有錢,長桑親訣舊曾傳。心知肘后岐黃秘,老向人間草木年。

杏滿香林澄夕露,桔垂秋井漾寒泉。祗今黃發青山里,無那看云日醉眠。

別后與趙元默言懷四首 其二

明代湛若水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茍不固,膠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

投壺

宋代劉子翚

暇日賓月集,投壺雅戲同。

傍觀驚妙手,一失廢前功。

淮浦歌三章為太仆楊敬之作 其一

明代邊貢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長照浦中樓。白鶴青猿好相訪,主人今只在滁州。

首尾吟 其四十九

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