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
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宋代。柳永。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穩破非煙。何處按云軒。昨夜麻姑陪宴。又話蓬萊清淺。幾回山腳弄云濤。仿佛見金鰲。
[宋代]:柳永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穩破非煙。何處按云軒。
昨夜麻姑陪宴。又話蓬萊清淺。幾回山腳弄云濤。仿佛見金鰲。
六六真遊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穩破非煙。何處按雲軒。
昨夜麻姑陪宴。又話蓬萊清淺。幾回山腳弄雲濤。仿佛見金鰲。
譯文
三十六洞天,世外九天,仙女舞班,麒步穩稱,舞步輕妙,破彩云。何處可摸到云臺之軒。
昨夜仙女麻姑陪同參加宴會,又說仙山蓬萊東海的清澈不深。仙女麻姑曾數次到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弄其云濤而見其負山之金龜。
注釋
巫山一段云:詞牌名。
六六真游洞:即三十六洞天,道家稱神仙居住的地方。
三三物外天:即九天。
九班麟穩:即九仙。
云軒:神仙所乘之車。
麻姑:女仙名。
蓬萊:仙山名。
金鰲: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神龜。通常是權利和財富的象征。頭尾似龍,身似陸龜,全身金色,生活在海里的神龜。
參考資料:
1、葉嘉瑩 顧之京.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5:150-157
唐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 柳永的詩(290篇) 〕
宋代:
李之儀
盛著底是病,拈出底是藥。眾生以相見我,卻道風狂顛錯。
秋來葉落歸根,春去鳥啼花落。只這便是生涯,說甚重重樓閣。
盛著底是病,拈出底是藥。衆生以相見我,卻道風狂顛錯。
秋來葉落歸根,春去鳥啼花落。隻這便是生涯,說甚重重樓閣。
宋代:
吳潛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
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
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
明代:
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宋代:
蘇泂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
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
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
明代:
顧璘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從君見古風。鄉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
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嘆西東。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從君見古風。鄉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
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歎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