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泰山石刻題后
李斯泰山石刻題后。清代。孫星衍。 穆書失政和,獵鼓疑宇文。嶧山會稽書,摹勒非其真。茲碑立榛莽,缺畫鬼所捫。邇來碧霞宮,復遭野火燔。豈其坑儒魂,來報焚書冤。阿房三月灰,余焰猶復然。我言嬴秦罪,在廢籀古文。改篆而篆亡,毀經(jīng)而經(jīng)尊。幾令周孔字,禁抑不得傳。非有叔重功,六義無淵原。堂堂李丞相,獨著《倉頡篇》。奉詔寫石旁,下筆整不偏。斥棄徒隸文,程邈詎敢干。法家尚刻削,此跡何真淳。試讀《逐客書》,后愚而前賢。觀其遘時屯,變本亦可憐。眇然訪遺本,落落區(qū)宇間。愛此匪恤私,持贈友意殷。人身不及紙,完好無百年。楚人得失弓,達者忘其人。題名儻留世,何必歸子孫。
[清代]:孫星衍
穆書失政和,獵鼓疑宇文。嶧山會稽書,摹勒非其真。
茲碑立榛莽,缺畫鬼所捫。邇來碧霞宮,復遭野火燔。
豈其坑儒魂,來報焚書冤。阿房三月灰,余焰猶復然。
我言嬴秦罪,在廢籀古文。改篆而篆亡,毀經(jīng)而經(jīng)尊。
幾令周孔字,禁抑不得傳。非有叔重功,六義無淵原。
堂堂李丞相,獨著《倉頡篇》。奉詔寫石旁,下筆整不偏。
斥棄徒隸文,程邈詎敢干。法家尚刻削,此跡何真淳。
試讀《逐客書》,后愚而前賢。觀其遘時屯,變本亦可憐。
眇然訪遺本,落落區(qū)宇間。愛此匪恤私,持贈友意殷。
人身不及紙,完好無百年。楚人得失弓,達者忘其人。
題名儻留世,何必歸子孫。
穆書失政和,獵鼓疑宇文。嶧山會稽書,摹勒非其真。
茲碑立榛莽,缺畫鬼所捫。邇來碧霞宮,複遭野火燔。
豈其坑儒魂,來報焚書冤。阿房三月灰,餘焰猶複然。
我言嬴秦罪,在廢籀古文。改篆而篆亡,毀經(jīng)而經(jīng)尊。
幾令周孔字,禁抑不得傳。非有叔重功,六義無淵原。
堂堂李丞相,獨著《倉頡篇》。奉詔寫石旁,下筆整不偏。
斥棄徒隸文,程邈詎敢?guī)帧7疑锌滔鳎僳E何真淳。
試讀《逐客書》,後愚而前賢。觀其遘時屯,變本亦可憐。
眇然訪遺本,落落區(qū)宇間。愛此匪恤私,持贈友意殷。
人身不及紙,完好無百年。楚人得失弓,達者忘其人。
題名儻留世,何必歸子孫。
唐代·孫星衍的簡介
孫星衍(1753年~1818年) 清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書法家、經(jīng)學家。字淵如,號伯淵,別署芳茂山人、微隱。陽湖(今江蘇武進)人,后遷居金陵。少年時與楊芳燦、洪亮吉、黃景仁以文學見長,袁枚稱他為“天下奇才”。于經(jīng)史、文字、音訓、諸子百家,皆通其義。輯刊《平津館叢書》、《岱南閣叢書》堪稱善本。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訪碑錄》、《孫氏家藏書目錄內(nèi)外篇》、《芳茂山人詩錄》等多種文集。
...〔
? 孫星衍的詩(10篇) 〕
明代:
謝肅
方城山高江漢長,江陵?日居荊王。累葉豪華不可當,五千馀里開封疆。
南馮蒼梧帶沅湘,北?陘塞連鄒陽。巫巴靖謐淮浙寧,師旅財賦雄且強。
方城山高江漢長,江陵?日居荊王。累葉豪華不可當,五千馀裡開封疆。
南馮蒼梧帶沅湘,北?陘塞連鄒陽。巫巴靖謐淮浙甯,師旅財賦雄且強。
明代:
朱誠泳
三分春色正當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簾風。
三分春色正當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後,杏花香散一簾風。
宋代:
釋勝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宋代:
黃裳
海岱東西六轉(zhuǎn)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海岱東西六轉(zhuǎn)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宋代:
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淨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明代:
邊貢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游人。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裡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