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臺
仙臺。元代。劉因。 碣石來海際,西南奄全燕。中有學仙臺,燕平欲升天。燕平骨已朽,遺臺猶相傳。雖復生青松,歲久摧為煙。極目望海波,不見三山巔。三山巨鰲簪,山人蟣虱然。使無不足論,信有亦可憐。大塊如洪爐,金石能久堅。天地會有盡,何物為神仙。空山無笙鶴,落日下饑鳶。今古非一臺,浩嘆秋風前。
[元代]:劉因
碣石來海際,西南奄全燕。中有學仙臺,燕平欲升天。
燕平骨已朽,遺臺猶相傳。雖復生青松,歲久摧為煙。
極目望海波,不見三山巔。三山巨鰲簪,山人蟣虱然。
使無不足論,信有亦可憐。大塊如洪爐,金石能久堅。
天地會有盡,何物為神仙??丈綗o笙鶴,落日下饑鳶。
今古非一臺,浩嘆秋風前。
碣石來海際,西南奄全燕。中有學仙臺,燕平欲升天。
燕平骨已朽,遺臺猶相傳。雖複生青松,歲久摧為煙。
極目望海波,不見三山巔。三山巨鰲簪,山人蟣虱然。
使無不足論,信有亦可憐。大塊如洪爐,金石能久堅。
天地會有盡,何物為神仙??丈綗o笙鶴,落日下饑鳶。
今古非一臺,浩歎秋風前。
唐代·劉因的簡介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骃,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茍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后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他以疾辭。死后追贈翰林學士、資政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明朝,縣官鄉(xiāng)紳為劉因建祠堂。
...〔
? 劉因的詩(211篇) 〕
明代:
袁凱
只今何處無黃菊,醉著茅茨有幾人?賢婦稍能知此意,殺雞為黍莫辭貧。
隻今何處無黃菊,醉著茅茨有幾人?賢婦稍能知此意,殺雞為黍莫辭貧。
宋代:
張栻
左弧念當辰,藐此臥歲晚。
重雲(yún)不予蔭,敢望滋九畹。
宋代:
劉弇
提壺蘆能送好聲,客來長是及門迎。惜花待著連天幕,賭酒須翻卷海觥。
提壺蘆能送好聲,客來長是及門迎。惜花待著連天幕,賭酒須翻卷海觥。
明代:
何其偉
出郭愁真破,探春意獨偏。乾坤風物外,消息杏花前。
野竹連荒徑,嬌鶯掠舞筵。郊空呈萬匯,幽興亦悠然。
出郭愁真破,探春意獨偏。乾坤風物外,消息杏花前。
野竹連荒徑,嬌鶯掠舞筵。郊空呈萬彙,幽興亦悠然。
明代:
孫蕡
令子內(nèi)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xiāng)。
令子內(nèi)庭書制誥,佳孫複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xiāng)。
明代:
鄧云霄
冊子澄霜氣,沿江木葉紛。灘牙寒噴雪,巖腹暖蒸云。
處處逢漁父,行行入鹿群。誰言方外吏,尚愧北山文。
冊子澄霜氣,沿江木葉紛。灘牙寒噴雪,巖腹暖蒸雲(yún)。
處處逢漁父,行行入鹿群。誰言方外吏,尚愧北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