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
詞語解釋
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
⒈ ?比喻虛望而不能實(shí)得。
例官人今日眼見一文也無,提甚三五兩銀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畫餅充饑。”——《水滸傳》
英quench one’s thirst by thinking of plums; barmacides feast;
引證解釋
⒈ ?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引典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假譎》:“魏武 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譏謔》:“吳 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
明 賈仲名 《對玉梳》第二折:“這廝他不知死飛蛾投火,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卻那里得這銀子來!只好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茅盾 《路》七:“騙誰呀?你是在那里望梅止渴!”
國語辭典
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
⒈ ?曹操率兵行軍至途中,士兵干渴難耐,曹操就騙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誘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也作「說梅止渴」、「望梅消渴」。
引《世說新語·假譎》。后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gè)來期,也當(dāng)畫餅充饑,望梅止渴。」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卻那里得這銀子來!只好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近割肉醫(yī)瘡 畫餅充饑
英語lit. to quench one's thirst by thinking of plums (idiom)?, fig. to console oneself with illusions
德語sich falschen Hoffnungen hingeben (Sprichw)?
相關(guān)成語
- shè jì設(shè)計(jì)
- tiān bǔ添補(bǔ)
- xiàn shí現(xiàn)實(shí)
- diǎn shēn qián典身錢
- zēng sūn曾孫
- fèn fā奮發(fā)
- cǎo xián草賢
- bǎi shòu百獸
- zì zuò zì shòu自作自受
- tǐ huì體會(huì)
- hé měi和美
- xiān huā鮮花
- tóng mén同門
- shè sòng涉訟
- shàng dū上都
- yè shì夜市
- běn zhǔ ér本主兒
- dòng gǎn動(dòng)感
- gǎi jiàn改建
- lù tóu路頭
- zhù qiáng筑墻
- shí huī石灰
- wèi lì慰勵(lì)
- bù dà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