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識
詞語解釋
博識[ bó shí ]
⒈ ?學識淵博,見多識廣。
英knowledgeable;
引證解釋
⒈ ?學識廣博。
引《子華子·晏子》:“昔先大夫 隨武子 之在位也,明睿以博識, 晉國 之雋老也。”
《南史·裴松之傳》:“時人服其博識。”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海上漁人得一鐸,擊之聲如霹靂,問博識者云, 始皇 驅山鐸也。”
魯迅 《野草·雪》:“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
⒉ ?指學識淵博的人。
引宋 岳珂 《愧郯錄·先廟后郊》:“折衷古今,以俟博識。”
⒊ ?通曉。
引魯迅 《而已集·談所謂“大內檔案”》:“胡先生 原是南菁書院的高材生,不但深研舊學,并且博識前朝掌故的。”
⒋ ?增廣見識。
引魯迅 《且介亭雜文·論“舊形式的采用”》:“在賞玩者卻只以為世間有這一類人物,聊資博識,或滿足好奇心而已。”
國語辭典
博識[ bó shì ]
⒈ ?見聞廣博,學識豐富。
例如:「像先生這么博識的學者,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最近近義詞查詢:
挽回的近義詞(wǎn huí)
氣勢的近義詞(qì shì)
打擊的近義詞(dǎ jī)
武斷的近義詞(wǔ duàn)
穩定的近義詞(wěn dìng)
氣象的近義詞(qì xiàng)
聲援的近義詞(shēng yuán)
奪目的近義詞(duó mù)
回頭的近義詞(huí tóu)
模樣的近義詞(mú yàng)
害怕的近義詞(hài pà)
并且的近義詞(bìng qiě)
主顧的近義詞(zhǔ gù)
心坎的近義詞(xīn kǎn)
不由自主的近義詞(bù yóu zì zhǔ)
賠償的近義詞(péi cháng)
另外的近義詞(lìng wài)
十全十美的近義詞(shí quán shí měi)
惡人的近義詞(è rén)
出現的近義詞(chū xiàn)
遺失的近義詞(yí shī)
廉價的近義詞(lián jià)
實在的近義詞(shí zài)
不應的近義詞(bù yīng)
暗殺的近義詞(àn shā)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