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令
詞語解釋
敕令[ chì lìng ]
⒈ ?指帝王所發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
英constitutiones principum;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勅令”。
⒉ ?誡令;命令。
引《漢書·韋玄成傳》:“初, 玄成 兄 弘 為太常丞,職奉宗廟,典諸陵邑,煩劇多罪過。父 賢 以 弘 當為嗣,故敕令自免。”
顏師古 注:“恐其有罪見黜,妨為繼嗣,故令以病去官也。”
《后漢書·王龔傳》:“今旦聞下太尉 王公 勅令自實;未審其事深淺何如?”
一本作“勑令”。 《三國志·魏志·中山恭王袞傳》:“袞 疾困,敕令官屬曰:‘吾寡德忝寵,大命將盡。吾既好儉,而圣朝著終誥之制,為天下法。吾氣絶之日,自殯及葬,務奉詔書。’”
⒊ ?皇帝的詔令。詔書。
引《宋史·哲宗紀二》:“章惇 等進《新修敕令式》, 惇 讀於帝前,其間有 元豐 所無而用 元祐 敕令修立者,帝曰:‘ 元祐 亦有可取乎?’”
國語辭典
敕令[ chì lìng ]
⒈ ?命令。
引《漢書·卷七三·韋賢傳》:「父賢以弘當為嗣,故敕令自免。」
《三國志·卷二〇·魏書·武文世王公傳·中山恭王袞傳》:「袞疾困,敕令官屬曰:『吾寡德忝寵,大命將盡。吾既好儉,而圣朝者終誥之制,為天下法。』」
近命令
⒉ ?天子的詔令。
引《宋史·卷一八·哲宗本紀二》:「章惇等進新修敕令式,惇讀于帝前,其間有元豐所無而用元祐敕令修立者。」
英語Imperial order or edict (old)?
法語édit
最近近義詞查詢:
外方的近義詞(wài fāng)
怯生生的近義詞(qiè shēng shēng)
黯淡的近義詞(àn dàn)
平日的近義詞(píng rì)
正式的近義詞(zhèng shì)
駢體文的近義詞(pián tǐ wén)
反常的近義詞(fǎn cháng)
微乎其微的近義詞(wēi hū qí wēi)
其余的近義詞(qí yú)
珍藏的近義詞(zhēn cáng)
變成的近義詞(biàn chéng)
外表的近義詞(wài biǎo)
不成的近義詞(bù chéng)
周圍的近義詞(zhōu wéi)
伐木的近義詞(fá mù)
面目一新的近義詞(miàn mù yī xīn)
咄咄逼人的近義詞(duō duō bī rén)
遭遇的近義詞(zāo yù)
中途的近義詞(zhōng tú)
發達的近義詞(fā dá)
退回的近義詞(tuì huí)
阻撓的近義詞(zǔ náo)
溫和的近義詞(wēn hé)
防御的近義詞(fáng yù)
考慮的近義詞(kǎo lǜ)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