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救藥
詞語解釋
不可救藥[ bù kě jiù yào ]
⒈ ?病重到已無法用藥醫(yī)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例惜其亂勢(shì)已成,不可救藥。——《宋史·欽宗紀(jì)贊》
英at the point of death; be a gone (hopeless) case with sb.; beyond (past) cure (hope);
引證解釋
⒈ ?病重到?jīng)]有藥可以醫(yī)治,比喻事態(tài)已嚴(yán)重到無法挽救。
引《詩·大雅·板》:“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孔穎達(dá) 疏:“多行慘酷毒害之惡,熇熇然使惡加於民,不可救止而藥治之。”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辨》:“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識(shí),不可救藥,終不悟也。”
明 宋濂 《傅守剛墓碣》:“魚爛河決,不可救藥,君子每為之太息。”
馬南邨 《燕山夜話·學(xué)問不可穿鑿》:“做學(xué)問的人,如果患了穿鑿的毛病,就將不可救藥。”
亦作“不可救療”。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今 楚 多淫刑,其大夫逃於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 楚國,不可救療。”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柳》:“希侃 忽遘異疾,不可救療。”
國語辭典
不可救藥[ bù kě jiù yào ]
⒈ ?病重?zé)o藥可醫(yī)治。比喻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也作「無可救藥」、「無藥可救」。
引《詩經(jīng)·大雅·板》:「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宋史·卷二三·欽宗本紀(jì)·贊曰》:「惜其亂勢(shì)已成,不可救藥,君臣相視,又不能同力協(xié)謀,以濟(jì)斯難。」
近病入膏肓
反藥到病除 藥到回春
相關(guān)成語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義執(zhí)言
- zào fǎn造反
- gū zhàng姑丈
- dài lǐ rén代理人
- nián hé jì粘合劑
- yì chǐ義齒
- diàn wǎng電網(wǎng)
- gǎn tóng shēn shòu感同身受
- yīn yì音義
- sōng tǔ松土
- lù guǐ路軌
- xué zǐ學(xué)子
- bù kě bì miǎn不可避免
- bào mín暴民
- dāo jù刀具
- wán mìng玩命
- huā yuán花園
- cháng píng fǎ常平法
- běn tǐ本體
- nián suì年歲
- yǒng jiǔ永久
- zì lǐ自理
- yuè guāng月光
- lián máng連忙